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ID:32199658

大小:58.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1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_第1页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_第2页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_第3页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摘?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新课程目标,要求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既要注重技能的培养又要注重情感的培养。为此,笔者认为应采取阅读技巧教学和情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在文中进行了探讨。关键词:英语;阅读;技巧;情感《牛津初中英语》紧紧围绕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在编排上对传统的教材进行了改革,建立了以中心话题为主的教学单元,并且在每单元专门设置了reading板块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然而目前许多教师在该板块教学中,却仅重视词汇和语法的传授,背离了“知识与技能”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没有充分发挥re

2、ading板块的效用,致使学生阅读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那么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应当采取阅读技巧教学和情感教学双管齐下的教学模式。一、进行阅读技巧教学,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技能方法reading板块的首要教学目标就是巩固阅读能力,强化阅读技能和方法的培养。根据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技能既包括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又包括快速阅读的能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以“在较快的时间内通过阅读获取大量的信息”为教学目标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可采取的方法如下:1.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能力整体阅读就是以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牛津初中英语》reading板块

3、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范文,因此文中句子都是经过编排者认真斟酌的,有许多都是由一些主要起修饰作用的词和具有中心意义的词构成的,这些词有机结合就构成了表达句子基本意义的单位,即意群。而且各个单词的作用并不是一样的,在阅读教学中,可对句子做如下划分。首先,根据语法结构和意义划分意群;其次,划分各意群中的意义单位;最后,将各意群起修饰作用的词去掉。利用这种方法,当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时,就可以形成条件反射,使其视线自然跳过起修饰作用的内容,直接落在中心词上,更快地理解句子的主旨意思。由此可见,通过意群为单位,甚至扩展到以句子为单位进行阅读,不仅使阅读速度加快,而且有助于加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2

4、.培养学生猜测生词词义的能力由于新《英语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独立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的题材熟悉的文章,因此,教师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选择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生词率控制在3%左右的材料进行阅读,从易到难,从短到长,训练他们猜测生词词义的能力。因此,应当培养学生在阅读时遇到不熟悉的生词,或者熟悉的具有新意思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该词词义的能力。主要有如下几种做法:①利用某一生词前后出现的其他单词的意思和它所处的整个句子的意思来猜测其词义。②根据构词法来猜测词义。总之,在reading板块教学中,必须结合文章指导学生灵活掌握和运用以上阅读技巧,准确地推断生词的词义,才能实现加快阅读速度,提

5、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阅读教学目标,进而以扎实的阅读能力为基础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二、创新情感教学策略创新情感教学策略,开展有效的阅读活动,以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客观要求,不仅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个性品德素质及审美素质,这些都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情感教学阅读活动时,一方面要考虑活动的真实性、趣味性和新颖性,并认真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水平以及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和现实意义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言的乐趣和作用。

6、另一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读后活动,如演讲、小组讨论等,使学生既能在合作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又能够在合作探究中培养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培养学生阅读技能的基础上使情感和价值观得到发展。总之,在《牛津初中英语》reading板块的教学中单纯地进行词汇、语法及知识点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在三维目标的指引下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使学生阅读能力得以有效提升。参考文献:[1]张辉霞.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j].现代农村科技,2010(23).[2]雷?雯.浅谈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步骤[j].文学界(理论版)

7、,2010(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