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试题文史知识题

国学试题文史知识题

ID:32201056

大小:54.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1

国学试题文史知识题_第1页
国学试题文史知识题_第2页
国学试题文史知识题_第3页
国学试题文史知识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国学试题文史知识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对徐志摩的名字可能的出处作了两种猜想:一是“有摩顶放踵之志”;二是“志在效法王摩诘”。请问“摩顶放踵”典出何处?()   A.《孟子》B.《墨子》  【解析】“摩顶放踵”意为从头顶到脚跟都磨伤了。形容不辞劳苦,舍己为人。出自《孟子·尽心上》:“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题中王摩诘是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答案选A。   2.下列哪部戏曲是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情事为题材而创作的?()   A.《桃花扇》B.《牡丹亭》C.《梧桐雨》   【解析】《梧桐雨》是元代剧作家白朴

2、的名作,全名为《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是描写唐明皇、杨贵妃两人爱情故事的历史剧。这一剧本取材于唐代陈鸿的传奇小说《长恨歌传》和白居易的诗歌《长恨歌》,题目取名来自后者中诗句“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孔尚任的《桃花扇》以侯方域、李香君的离合之情为主线,写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答案选C。   3.杜甫诗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李白诗云:“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请问,成都为什么又叫做“锦城”或“锦官城”?()   A.因蜀锦而得名B.因锦江而得名 

3、  【解析】四川是中国蚕桑产区,历史上这里是蜀锦的主要产地与集散中心。蜀锦在东汉已负盛名,古人利用流经成都的流江濯锦,濯后之锦色泽鲜丽;又因濯锦者沿江不绝,致使江水呈现五光十色,艳丽似锦,故称锦城。蜀汉时设管织锦之官,驻地称锦官城,由此可知锦城或锦官城之称皆由蜀锦而得名。答案选A。   4.成语“有眼不识泰山”中的“泰山”,原指什么?()   A.鲁班B.木匠   C.山名D.岳父   【解析】关于“有眼不识泰山”还有一段小故事:木匠的祖师爷鲁班,为了维护班门的声誉,他会定期考察淘汰一些人,其中有个叫泰山的,来了一段时间,手艺也没

4、有什么长进,于是鲁班将他扫地出门。几年以后,鲁班在街上忽然发现许多做工精良的家具,很受人们欢迎。鲁班想这人是谁啊,这么厉害,一旁的人告诉他:“就是你的徒弟泰山啊。”鲁班不由感慨地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答案选B。   5.台湾大宇的电脑游戏巨作“轩辕剑”系列非常流行,请问轩辕更通常的称呼是什么?()   A.黄帝   B.炎帝   【解析】轩辕即黄帝,姓姬,居于轩辕之丘,故名轩辕;出生、创业、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曾战胜炎帝于阪泉,战胜蚩尤于涿鹿,诸侯尊为天子,后人以之为中华民族的始

5、祖;也指中华民族、车辀、星座名等。答案选A。   6.《史记》中“世家”是为下列哪类人物作的传?()   A.重要人物   B.诸侯王   C.帝王   【解析】《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有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等),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答案选B。 7.下列哪一位诸侯不在“春秋五霸”之列?()   A.齐桓公   B.宋襄公   C

6、.郑庄公   【解析】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这些大国之间互相攻伐,争夺霸权,历史上把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他们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答案选C。   8.中国的书院制度自唐代始,有官方和私人设置两类,下列各书院属于官方创办的是()。   A.岳麓书院   B.嵩阳书院   C.集贤书院   D.白鹿洞书院   【解析】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为宋朝四大书院。岳麓书院创办于北宋开宝

7、九年(公元976年),由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创办。白鹿洞书院原为唐朝人李渤(人称白鹿先生)、李涉兄弟的隐居处,后李渤将此处改建,号为白鹿洞,后人在此办“庐山国学”,朱熹、王阳明等人曾在此讲学。嵩阳书院原名嵩阳寺、嵩阳观,五代时进士庞士曾在此聚德讲学,宋仁宗赐名嵩阳书院。集贤书院,中国古代收藏、校理典籍的官署,又名集贤殿书院。答案选C。   9.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论所蕴涵的哲理是()。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8、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解析】这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三国演义》的著名论断,他总体上是充分肯定《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的,但也指出它有偏失之处。以上论断主要是说《三国演义》在描写人物方面的偏失:写好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