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预后与相关因素的单中心研究

冠心病预后与相关因素的单中心研究

ID:32230233

大小:1.67 M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2-01

冠心病预后与相关因素的单中心研究_第1页
冠心病预后与相关因素的单中心研究_第2页
冠心病预后与相关因素的单中心研究_第3页
冠心病预后与相关因素的单中心研究_第4页
冠心病预后与相关因素的单中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冠心病预后与相关因素的单中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围协和医科大学硕十学位论文前言冠心病及其合并症的病理生理基础是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破裂、出血、继发血栓形成,由此造成冠状动脉血流的减少或中断,以及心肌细胞的缺血、损伤及坏死。西方国家冠心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占第一位,被称作是“人类的第一杀手”。美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将近100万人中,冠心病约占50%。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推出了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ECP),1982年至1992年期间心肌梗塞病死率下降了31%。之后国外出现了许多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干预措施研究,如REGRESS研究、MASS

2、研究、4s存活率研究等血脂方面研究。目前国际上多数国家(包括中国)心血管相关指南的危险分层是依据美国弗莱明翰危险因素积分法进行评价【ll(附表)。而我国心血管病流行病特点与西方人群不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水平及分布特点不同、冠心病发病率低于西方人群而脑卒中发病率高于西方人群。但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心血管危险因素患病率的增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也在逐年增高。根据中国健康统计文摘2005年的报告,在中国城市和农村,2004年心血管病引起的死亡分别占总死亡的38%和27%,均已经成为首要的致死原因。因此,如何提高

3、心血管病的防治水平,尤其是医院应该如何发挥作用,以改善心血管病患者的长期预后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设计结合2000年至2004年于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确诊冠心病的住院患者的住院及随诊资料(共入选643例患者),平均随访33个月,研究冠心病预后及预测再发心血管事件的相关因素。在研究吸烟、高血压、脂质异常等传统危险因素同时,也涵盖了其他危险因素,如急性期和随诊时心率、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I等等。入选病人中大多为急性心肌梗塞,考虑到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变化对预后影响较大,还分析了心脏超声心动图的有关参数与随访期

4、间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并通过多元回归了解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素。本文通过了解住院冠心病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以血脂为主)及其治疗状况,为进一步加强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中困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人学顿士学位论文冠J乜病预后及相关因素的单中J乜研究中文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0年~2004年期间连续确诊的冠心病住院患者,了解患者出院后再发心血管事件与其危险因素、血液生化指标、心脏超声心动图指标、治疗状况的相关关系,为进一步加强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

5、材料及方法】l研究对象:利用北京协和医院病案室微机查询系统,以“冠心病”作为第一诊断进行检索,限定条件为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18~80岁。获得连续确诊的冠心病住院患者共2755例,利用计算机进行随机编号,按编号为3的倍数入选(共918例),然后按入选条件和排除条件进行筛选。最终入选634例。将全部资料录入冠心病患者数据库(ACCESS)。2研究内容:一般资料、危险因素、血液生化指标(/k院时、出院前、随诊时、到达终点时)、超声心动图指标(住院期间)、药物治疗情况(住院期间和随诊时)、随诊及转归情况

6、。3随诊方法:采取门诊随诊、信访、家访和电话随访的方法。其中门诊复诊156例(25.6%),信访随诊51例(8.4%),电话随访312例(51.1%),家访91例(14.8%)。对于搬迁的患者利用身份证号码或旧地址通过派出所查找新地址,或通过联系家属间接找到患者。随访内容包括再发心血管事件、每年随诊次数、血脂测定结果、用药情况(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等。4研究终点定义:所有原因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塞、充血性心力衰竭、不稳定性心绞痛、需PCI或CABG术、脑卒中。5统计学方法:Logistic单因素

7、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表示,两组间比较应用X2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应用t检验。多元回归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预后的影响。应用survival进行生存分析(寿命表),并进行COX回归分析(或应用四分位法进行Jxl险评估)。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果】1、一般资料:所有列入研究范围的冠心病患者年龄63.9--+10.1岁(30~79岁),中位年龄为66岁。男性433例,年龄62.4±10.5岁;女性177例,年龄67.8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人学硕上学位

8、论文±7.7岁。60~80岁组有33.6%出现再发心血管事件,明显高于40~60岁和40岁以下组(P-O.011)。32.3%男性和23.7%女性出现再发心血管事件(P>0.05)。1.1、冠心病类型及住院期间并发症情况:入组的冠心病类型包括稳定性心绞痛(1.3%)、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心梗(45%)和sT段抬高性心梗(53.7%)。住院期间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的有461例(占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