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案李世民

传统教案李世民

ID:32293162

大小:4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2-02

传统教案李世民_第1页
传统教案李世民_第2页
资源描述:

《传统教案李世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博兴五中初二传统文化教师专用学教案课题李世民(二)课型新授备课时间10、12使用教师姓名使用时间主备张艳梅审核教师周春霞参与教师姓名初二传统文化教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一点文言文的有关知识。2.结合时代的需要,如何让学生对待自己的荣辱得失。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交流研讨的教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正确评价,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1.学习一点文言文的有关知识。2.结合时代的需要,如何让学生对待自己的荣辱得失。教学难点:结合时代的需要,如何让学生对待自己的荣辱得失教学流程【一】预习导学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二】精彩课堂:

2、一、借助工具书熟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二、根据课后的“文意”理解课文内容。1、试着用自己的话给大家讲一讲这个小故事。 2、、请给节选的这部分内容拟一个小标题。 3、、关于李世民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一些 呢?请举出一二例。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史称“贞观之治”。与后来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并肩而立。太宗李世民在位2

3、3年,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由于他在位时年号为贞观,所以人们把他统治的这一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时期。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原因,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他强调以民为本,常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教师活动)2博兴五中初二传统文化教师专用学教案太宗即位之初,下令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唐太宗爱惜民力,从不轻易征发徭役。他患有气疾,不适合居住在潮湿的旧宫殿,但他一直在隋朝的旧宫殿里住了很久。贞观之初,在唐太宗的带领下,君臣和谐,全国上下一心,经济很快

4、得到了好转。到了贞观八九年,牛马遍野,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太宗在位20多年,进谏的官员不下30余人,其中大臣魏征一人所谏前后200余事,数十万言,皆切中时弊,对改进朝政很有帮助。太宗十分注重人才的选拔,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太宗认为只有选用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达到天下大治,因此他求贤若渴,曾先后5次颁布求贤诏令,并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以便使更多的人才显露出来。由于唐太宗重视人才,贞观年间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可谓是“人才济济,文武兼备”。正是这些栋梁之才,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

5、贞观之治”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唐太宗十分注重法治,他曾说:“国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一切都要以法为准。”法律制定出来后,唐太宗以身作则,带头守法,维护法律的划一和稳定。在贞观时期,真正地做到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执法时铁面无私,但量刑时太宗又反复思考,慎之又慎。他说:“人死了不能再活,执法务必宽大简约。”由于太宗的苦心经营,贞观年间法制情况很好,犯法的人少了,被判死刑的更少。据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封建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罚。以民为本的思想,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的胸襟;重用人才

6、,唯才是任的准则;铁面无私,依法办事的气度;构成了贞观之治的基本特色,成为封建治世最好的榜样。使唐朝在当时与西方国家相比,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三】布置作业利用网络和其它资料,进一步了解李世民。板书设计教后札记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