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五上、六上科学复习计划

四上、五上、六上科学复习计划

ID:32304175

大小:5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03

四上、五上、六上科学复习计划_第1页
四上、五上、六上科学复习计划_第2页
四上、五上、六上科学复习计划_第3页
四上、五上、六上科学复习计划_第4页
四上、五上、六上科学复习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上、五上、六上科学复习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最终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二、目的要求通过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和能力,为高一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更进一步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三、复习措施1、认真上好每一节复习课。2、以教材为本,结合课堂作业册和练习卷内容讲解,记住一些科学概念,辨清科学事实,理解科学

2、实验,让学生更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3、加强实验指导。5、以优帮差,加强督促与辅导,使每一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四、复习要点第1单元:《天气》单元半课时科学概念:1、气温及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2、风向、风速。3、降水、雨量器。4、云量及云的分类。科学技能与方法:1、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2、运用多种感官和初步地使用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3、复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4、自制简易风向标和小风旗,用自制简易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5、制作简易雨量器,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6、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7、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

3、集的信息。第2单元:《溶解》单元一课时科学概念:1、溶解的特征,能对溶解和不溶解进行判断。2、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3、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4、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5、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种可逆的过程。科学技能与方法:1、观察和描述固体物质在水中的现象。2、使用过滤装置分离混合物。3、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4、观察和描述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5、气体溶解于水的观察实验。6、亲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活动过程。7、设计并实施“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8、使用酒精灯加热蒸发浓盐水。第3单元

4、:《声音》单元一课时科学概念:1、了解音叉及其数字、字母的含义。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3、声音的高低、强弱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4、声音的传播形式5、耳朵的构成及如何听到声音的科学技能与方法:1、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并分类2、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3、对听到声音的不同、振动状态进行描述4、利用柱状图进行分析5、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6、通过对自制鼓膜模型的振动,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自制鼓膜模型7、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听力经常受到哪些伤害及如何保护 第4单元:《我们的身体》单元半课时科学概念:1、人体外观特征的划分2、骨骼及

5、其作用3、气体交换及其作用4、心跳为什么会加快5、人体的消化器官6、口腔对食物消化的作用科学技能与方法:1、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应的观察方式2、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好记录,并能完善补充3、合理使用实验记录本,并进行数据分析4、通过体验活动了解心脏的工作强度5、制出食物消化过程图,并进行完善6、用画图的方法,直观地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计划一、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理解课本上的科学知识。2、通过复习与练习,使学生融会贯通知识点,学会用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3、查缺补漏,同时学会做题方法。4、进一步培养

6、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做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二、复习措施1、认真上好每一节复习课。2、以教材为本,结合课堂作业册和练习卷内容讲解,记住一些科学概念,辨清科学事实,理解科学实验,让学生更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3、加强实验指导。5、以优帮差,加强督促与辅导,使每一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三、复习内容单元安排:1、生物与环境。(1课时)2、光。(1课时)3、地球表面及其变化。(1课时)4.运动和力。(1课时)5、综合训练。(1课时)四、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科学概念1、植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阳光、养分、空间等。2、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

7、、空间和食物等。3、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着自己特有的需要。4、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5、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6、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7、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谐共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过程与方法1、进行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并收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发芽种子的数据。2、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并记录下它们的生长情况。3、进行蚯蚓选择环境条件的实验,并收集相关数据。4、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对所观察到的内容进行记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