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化研究中应重视的若干问题

汉语语法化研究中应重视的若干问题

ID:32308727

大小:355.00 KB

页数:64页

时间:2019-02-03

汉语语法化研究中应重视的若干问题_第1页
汉语语法化研究中应重视的若干问题_第2页
汉语语法化研究中应重视的若干问题_第3页
汉语语法化研究中应重视的若干问题_第4页
汉语语法化研究中应重视的若干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语语法化研究中应重视的若干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窗体顶端数据库】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其他类2002年【文献号】148【原文出处】世界汉语教学【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202【原刊页号】5~13【分类号】H1【分类名】语言文字学【复印期号】200210【标题】汉语语法化研究中应重视的若干问题【标题注释】本文在“首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研讨会”(2001年10月,天津南开大学)上宣读。【作者】储泽祥/谢晓明【作者简介】储泽祥,男,安徽岳西人,1966年11月出生。1994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暨南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出版《现代汉

2、语方所系统研究》、《名词及其相关结构研究》、《邵阳方言研究》等著作,在《中国语文》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  谢晓明,男,1975年生,湖南洞口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代汉语专业语法学方向博士生,已发表《从“吃”、“喝”带宾语看湖湘文化》等论文若干篇。【内容提要】本文主要以“得”的语法化过程为例,说明汉语语法化研究中应重视的若干问题,主要包括:(1)与语法化定义有关的问题,语法化应是与某个语法范畴和语法意义相联系的、相对稳定的表述形式的历时形成过程;(2)语法化研究应继承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传统做法,应重视句法环境和语用条件对语法化的

3、作用;(3)语义俯瞰与虚词的涵盖义,实词虚化的过程,就是细节义损失的过程;(4)语法化与配价,与语法化过程相伴随的是配价能力的减弱;(5)语法化与方言,方言及方言本身的语法化现象,对共同语的语法化研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摘要题】汉语言文字学【关键词】语法化/语义俯瞰/细节与涵盖/配价/形式与意义【正文】      ○ 引言  语法化属历史语法学的范围,主要探讨与某一语法范畴或语法意义相联系的相对稳定的表述形式的形成过程。汉语学者历来重视这方面的研究,王力的《汉语史稿》(1958)、太田辰夫的《中国语历史文法》(1958)是这方面的代表

4、性著作。在王力(1958)中可以看到与语法化相关的论述:“当数词和单位词放在普通名词后面的时候,它们的关系是不够密切的;后来单位词移到了前面,它和名词的关系就密切起来,渐渐成为一种语法范畴。”(1996年修订本,240—241页)  近年来,国外功能主义的语法研究逐渐和历史语法的研究结合起来,在语法化这个问题上找到了契合点,形成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的新趋向,国内也呈现出这种局面。也就是说,无论国内、国外,语法化问题都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语法化方面,以下几点已逐渐达成共识:(1)语法化的主体内容是句法化、形态化,由于汉语形态不发达,

5、窗体顶端数据库】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其他类2002年【文献号】148【原文出处】世界汉语教学【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202【原刊页号】5~13【分类号】H1【分类名】语言文字学【复印期号】200210【标题】汉语语法化研究中应重视的若干问题【标题注释】本文在“首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研讨会”(2001年10月,天津南开大学)上宣读。【作者】储泽祥/谢晓明【作者简介】储泽祥,男,安徽岳西人,1966年11月出生。1994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暨南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出版《现代汉

6、语方所系统研究》、《名词及其相关结构研究》、《邵阳方言研究》等著作,在《中国语文》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  谢晓明,男,1975年生,湖南洞口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代汉语专业语法学方向博士生,已发表《从“吃”、“喝”带宾语看湖湘文化》等论文若干篇。【内容提要】本文主要以“得”的语法化过程为例,说明汉语语法化研究中应重视的若干问题,主要包括:(1)与语法化定义有关的问题,语法化应是与某个语法范畴和语法意义相联系的、相对稳定的表述形式的历时形成过程;(2)语法化研究应继承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传统做法,应重视句法环境和语用条件对语法化的

7、作用;(3)语义俯瞰与虚词的涵盖义,实词虚化的过程,就是细节义损失的过程;(4)语法化与配价,与语法化过程相伴随的是配价能力的减弱;(5)语法化与方言,方言及方言本身的语法化现象,对共同语的语法化研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摘要题】汉语言文字学【关键词】语法化/语义俯瞰/细节与涵盖/配价/形式与意义【正文】      ○ 引言  语法化属历史语法学的范围,主要探讨与某一语法范畴或语法意义相联系的相对稳定的表述形式的形成过程。汉语学者历来重视这方面的研究,王力的《汉语史稿》(1958)、太田辰夫的《中国语历史文法》(1958)是这方面的代表

8、性著作。在王力(1958)中可以看到与语法化相关的论述:“当数词和单位词放在普通名词后面的时候,它们的关系是不够密切的;后来单位词移到了前面,它和名词的关系就密切起来,渐渐成为一种语法范畴。”(1996年修订本,24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