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研究

如何培养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研究

ID:32379230

大小:55.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4

如何培养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研究_第1页
如何培养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研究_第2页
如何培养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研究摘要:体育教学的特点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特征,而初中生又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抓住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使体育教学摆脱传统教学的枯燥与古板,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关键词:心理特征,培养兴趣,教学方法引言:青少年期的学生身心处于一个迅速发展阶段,心里特征表现为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但又容易产生自卑感,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不能持之以恒;青少年期还是一个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对社会和人生有了一定的看法,独

2、立思考能力有所提高,但有时好高骛远,羡慕虚荣,遇到挫折也较容易灰心,泄气,退缩,自制力差,有时甚至有抵触等逆反心理;还有因课业负担重,各种竞争的日益加剧和独生子女家庭环境的单调性,面对父母,老师寄予厚望,形成无形的压力,很容易使其在学习,生活以及平时体育活动中表现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逆反心理,恐惧心理,依赖心理,强迫心理和抑郁心理等,严重者选择逃避、离家出走、拒绝上学等现象,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类此心理特征,这对教学产生了很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于体育课程,这种与其他的文化课程有一定差

3、异的课程。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更多的获得的是体力和技能,而明显缺少的是对原理的理解和情感上获得的成功感和愉悦体验,也就是说在“懂、会、乐”这三个体育效应中,“懂”和“乐”是薄弱环节。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必须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懂”和“乐”上下功夫,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从而使体育课程丰富多彩,也能很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多方面的素质。理论分析:1、恰当的表扬与批评初中生有着一定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老师应注意去维护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可能老师在教学中不经意的言行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内心。而表扬与批评是教师在教

4、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也是对学生所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给以肯定或否定的评价。采取相应的表扬与批评,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有助于树立教师的威信,有助于促进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不然,就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必须正确地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手段,注意表扬与批评运用的艺术性、合理性。1.1表扬面要宽、批评面宜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表扬容易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受表扬之后的学生积极性容易调动,兴奋性高,学习的成效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发挥较好;而批评不当,容易造成学生缺乏信心,情绪

5、低沉、惊慌、恐惧,影响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以表扬为主,既要表扬体育委员等积极分子,也要特别注意那些“差生”中的闪光点,尽可能缩小批评面,更不要因为个别学生的错误而对全组乃至全班进行批评,否则会引起其他学生的反感。1.2表扬宜明,批评宜暗教学中发现了值得表扬的事和人,教师可以直接点名,根据事情的缘由进行当众表扬。而批评则不然,应该可能避免当众批评,尤其是对某些性格内向型学生更不可轻易点名批评。否则,既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又不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1.3表扬要注意艺术性,批评要注意严肃

6、性有丰富表情的表扬比平淡表情更能激励人。我们不是为表扬而表扬,表扬的效果是激励,目的是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技能。批评要注意严肃性,忌讽刺挖苦、侮辱人格,更不可不了解情况而随意批评。教师对学生的批评应该是善意的,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感觉到:老师是为我好。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总之,体育教学中采用不同的表扬与批评方式,能使学生真正分清是非,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产生一定的荣誉感和耻辱感,以激励他们更好的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进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2、通过不同的体育项目改善学生情绪障碍。体育活动的特点具有丰富

7、性和多样性,任何活动都有可能成为一种体育运动,而体育运动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教育身体练习有机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体育活动可以改善情绪的效能。下面举例进行适当的说明与解释:2.1跳远项目。女生害怕跳不进沙坑,即使勉强跳过去的学生样子也不好看,还弄得满身是沙子,这样更没有学生愿意跳了,教师首先排除学生心理障碍,恢复自信,对动作分解进行练习,再以小组比赛形式练习,学生学习的情绪也提高了,而且获得了成功。2.2跑类项目。相当一部分学生听到跑,特别是耐久跑,往往很反感,有抵触情绪,容易退缩、泄气、害怕的

8、心理。在教学中必须注重了解学生产生惧怕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克服,引导和鼓励学生用顽强意志去克服困难,战胜自己。3、满足需要,保持兴趣,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欲。3.1善于及时发现学生的表现欲。初中生都有一定的表现欲,并希望自己的才能得到肯定。因此教师应该能够发现那些外露、活泼学生的表现欲,给予他们充分的表现空间并对他们的表现,利用以上提到的表扬与批评的适当方法对他们加以评价。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