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合象水平仪或框式水平仪测量直线度误差

用合象水平仪或框式水平仪测量直线度误差

ID:32432151

大小:9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4

用合象水平仪或框式水平仪测量直线度误差_第1页
用合象水平仪或框式水平仪测量直线度误差_第2页
用合象水平仪或框式水平仪测量直线度误差_第3页
资源描述:

《用合象水平仪或框式水平仪测量直线度误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验四用合象水平仪或框式水平仪测量直线度误差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水平仪测量直线度误差的方法及数据处理。2.加深对直线度误差定义的理解。二、实验内容用合象水平仪或框式水平仪测量直线度误差。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说明机床、仪器导轨或其他窄而长的平面,为了控制其直线度误差,常在给定平面(垂直平面、水平平面)内进行检测。常用的计量器具有框式水平仪、合象水平仪、电子水平仪和自准直仪等。使用这类器具的共同特点是测定微小角度变化。由于被测表面存在着直线度误差,计量器具置于不同的被测部位上,其倾斜角度就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节距(相邻两测点的距离)一经确定,这个变化的

2、微小倾角与被测相邻两点的高低差就有确切的对应关系。通过对逐个节距的测量,得出变化的角度,用作图或计算,即可求出被测表面的直线度误差。由于合象水平仪的测量准确度高、测量范围大(±10mm/m)、测量效率高、价格便宜、携带方便等优点,故在检测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采用。合象水平仪的结构如图1a、d所示,它由底板1和壳体4组成外壳基体,其内部则由杠杆2、水准器8、两个棱镜7、测量系统9、10、11以及放大镜6所组成。使用时将合象水平仪放于桥板(图2)上相对不动,再将桥板放于被测表面上。如果被测表面无直线度误差,并与自然水平基准平行,此时水准器的气泡则位于两棱镜的中

3、间位置,气泡边缘通过合象棱镜7所产生的影象,在放大镜6中观察将出现如图1b所示的情况。但在实际测量中,由于被测表面安放位置不理想和被测表面本身不直,导致气泡移动,其视场情况将如图1c所示。此时可转动测微螺杆10,使水准器转动一角度,从而使气泡返回棱镜组7的中间位置,则图1c中两影象的错移量△消失而恢复成一个光滑的半圆头(图1b)。测微螺杆移动量s导致水准器的转角α(图1d)与被测表面相邻两点的高低差h有确切的对应关系,即图1图2h=0.01Lα(μm)式中0.01——合象水平仪的分度值(mm/m)L——桥板节距(mm)α——角度读数值(用格数来计数)如此

4、逐点测量,就可得到相应的值,为了阐述直线度误差的评定方法,后面将用实例加以叙述。四、实验步骤1.量出被测表面总长,确定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节距),按节距L调整桥板(图2)的两圆柱中心距。2.将合象水平仪放于桥板上,然后将桥板依次放在各节距的位置。每放一个节距后,要旋转微分筒9合象,使放大镜中出现如图1b所示的情况,此时即可进行读数。先在放大镜11处读数,它是反映螺杆10的旋转圈数;微分筒9(标有+、-旋转方向)的读数则是螺杆10旋转一圈(100格)的细分读数;如此顺测(从首点至终点)、回测(由终点至首点)各一次。回测时桥板不能调头,各测点两次读数的平均值

5、作为该点的测量数据。必须注意,如某测点两次读数相差较大,说明测量情况不正常,应检查原因并加以消除后重测。3.为了作图的方便,最好将各测点的读数平均值同减一个数而得出相对差(见后面的例题)。4.根据各测点的相对差,在坐标纸上取点。作图时不要漏掉首点(零点),同时后一测点的坐标位置是以前一点为基准,根据相邻差数取点的。然后连接各点,得出误差折线。5.用两条平行直线包容误差折线,其中一条直线必须与误差折线两个最高(最低)点想切,在两切点之间,应有一个最低(最高)点与另一条平行直线想切。这两条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才是最小包容区域。从平行于坐标方向画出这两条平行直线

6、间的距离,此距离就是被测表面的直线度误差值(格)。将误差值(格)按下式折算成线性值(微米),并按国家标准GB1184—80评定被测表面直线度的公差等级。(微米)=0.01L(格)例:用合象水平仪测量一窄长平面的直线度误差,仪器的分度值为0.01mm/m,选用的桥板节距L=200mm,测量直线度记录数据见附表。若被测平面直线度的公差等级为5级,试用作图法评定该平面的直线度误差是否合格?按国家标准GB1184—1996,直线度5级公差为25μm。误差值小于公差值,所以被测工件直线度误差合格。附表测点序号012345678仪器读数(格)顺测—298300290

7、301302306299296回测—296298288299300306297296平均—297299289300301306298296相对差(格)△=-00+2-8+3+4+9+1-1注:1)表列读数,百分数是从图1的11处读得,十位数是从图1的9处读得。2)值可取任意数,但要有利于相对差数字的简化,本例取=297格。=0.01×200×11=22μm思考题1.目前部分工厂用作图法求解直线度误差时,仍沿用以往的两端点连线法,即把误差折线的首点(零点)和终点连成一直线作为评定标准,然后再作平行于评定标准的两条包容直线,从平行于纵坐标来计量两条包容直线之

8、间的距离作为直线度误差值。1)以例题作图为例,试比较按两端点连线和按最小条件评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