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茂陵帝陵陵园阙门遗址展示方式初探

汉武帝茂陵帝陵陵园阙门遗址展示方式初探

ID:32487182

大小:29.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8

汉武帝茂陵帝陵陵园阙门遗址展示方式初探_第1页
汉武帝茂陵帝陵陵园阙门遗址展示方式初探_第2页
汉武帝茂陵帝陵陵园阙门遗址展示方式初探_第3页
汉武帝茂陵帝陵陵园阙门遗址展示方式初探_第4页
资源描述:

《汉武帝茂陵帝陵陵园阙门遗址展示方式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汉武帝茂陵帝陵陵园阙门遗址展示方式初探1茂陵概况汉茂陵是西汉第五位皇帝刘彻之墓,武帝登基第二年即开始营建(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历时53年建造完成,是西汉十一座帝陵中修建时间最长的一座帝陵。不仅如此,茂陵还是西汉帝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汉武帝茂陵位于今陕西省兴平市南位镇策村南,其北面远依九?旧剑?南面遥屏终南山,此地汉时为槐里县之茂乡。茂陵是咸阳原上绵延分布的九座西汉帝陵中最西端的一座。茂陵陵区由茂陵陵园、茂陵邑、陪葬墓区三大部分组成。茂陵陵园是陵区的核心,有城垣环绕,城垣外围有一圈壕沟,陵园区域内包含武帝陵园、李夫人墓园、多处建筑遗址、外藏坑及9座陪

2、葬墓。帝陵陵园位于陵园中心偏东南处。2阙门关于阙门这种建筑形式,《说文解字》曰:“阙,观也,在门两旁,中央阙然为道也。”《白虎通义》云:“门必有阙者何?阙者,所以饰门,别尊卑也。”可知早期的阙址在宫门两边设立,以表示天子之尊。自秦以后,开始在陵园大门两侧置阙,在秦始皇陵园西面的内城和外城之间钻探发现的一组南北相对的三出阙是目前最早的墓阙形式。一方面阙门与墙垣一起成为茔域的标识,数量随墓主身份的高低而不同,阙的数量自然也随之而不同。皇帝陵域为四出门,自然有四处阙,如刘敦桢言:“汉代陵寝外侧才用方形围墙与四出阙。”设三门者有三处阙(三出阙),《汉书?霍光传》载

3、霍光妻“改光所自造茔制而侈大之。起三出阙,筑神道。”杨树达云:“三出,谓前与左右各一阙也。”另一方面,阙即是神道入口的标识。两汉时期,阙门作为礼制建筑得到空前的发展,并在陵墓中广泛使用。根据《汉书?霍光传》对霍光墓建阙僭越一事的记载,说明西汉时期,除了帝陵建阙之外,部分大臣的墓已经开始建阙,而且三出阙唯有皇帝可以使用,由一主阙与二子阙构成。只有一个正阙者称单体阙,即一出阙;正阙侧面有副阙者称双体阙,即二出阙;正阙侧面有两副阙这则称三出阙。无论正阙、副阙,都由四部分组成,从下到上依次为:台基、阙身、阙楼、屋顶。3茂陵阙门遗址现状帝陵陵园平面近正方形,四周有围

4、墙围绕,围墙在地面上已无遗迹,全部掩埋于地下。围墙四面正中各设一门,为阙门形式。东阙门夯土基址南北长127、进深16、门道宽12米;南阙门夯土基址东西长87.8、进深14.4、门道宽14.2米;西阙门夯土基址南北长123、进深11、门道宽10.7米;北阙门夯土基址保存最为完好,东西长126.8、进深17.3、门道宽1.6-9米。东、西、北阙门基址地面上仍保留有成对的夯土台,残高3-3.5米,南门址地面上已无夯土台。各个门址周围可见大量的板瓦、筒瓦等建筑材料残片。实地调研后,并未发现人为破坏,但是阙门夯土基址具有典型的土遗址特征:表面覆盖大量杂草,基址本体被

5、植物根系、昆虫洞穴等破坏;另外,阙门夯土基址常年暴露在室外,饱经风蚀雨侵,土质流失、风化酥碱,现仅为3~3.5米高的土丘(南阙门地面现已无夯土基址)。除此之外,茂陵帝陵陵园阙门基址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封土的东、西、北三面均发现有留存的成对夯土基址,有多个遗址本体;根据考古勘探所得数据,残存阙门基址体量庞大;阙门夯土基址虽然表面生长杂草,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但由于其体量较大,本体轮廓还是较为明显,可视性较强。另外,在西汉帝陵制度中“上东”,即以东向为尊,考古勘探简报中东向所发现的神道远远宽于其他三向(东神道宽36~38米,西、北、南三向神道皆宽8米左右),

6、也是对这一点的佐证。也就是说,在帝陵陵园中留存的三处阙门夯土基址中,以东阙门为帝陵陵园的主要入口。4茂陵帝陵陵园阙门展示方式探讨1.展示现状目前茂陵陵区对外开放的有陪葬墓区和帝陵陵园两部分,但是这两部分相对独立,即陪葬墓区与帝陵陵区没有相连通,整个陵区参观展示的主入口位于陪葬墓区,展示重点集中在卫青、霍去病陪葬墓区。帝陵陵园展示说明系统过于简单,解释说明牌中缺少对遗址遗迹性质、用途、历史风貌、平面布局图、历史演变过程等内容的介绍,解说效果不甚理想。虽然帝陵陵园的展示内容较为丰富,但是并没有进行合理的展示规划,所以未能体现茂陵作为西汉皇家陵园的整体格局及宏伟

7、气势,以及阙门的历史文化价值。2.茂陵帝陵陵园阙门基址展示方式的研究与探讨2.1露天原状展示帝陵陵园的阙门夯土基址均采用露天原状展示。这些夯土基址址保存完整,体量庞大,遗址本身可视性强,在对遗址本体上生长的野生植被进行彻底清除,种植浅根系植被,进行必要保护加固措施后,就可以直接展示。对这些大型夯土基址的原状展示,可以使游客身临其境的感受遗址所传递的历史文化信息。根据上文中所说的茂陵帝陵陵园阙门夯土基址本体所具有的特点,阙门基址具有明显的主次之分,即东阙门原为帝陵陵园的主要入口,其余三向为次入口。针对这种情况,将东阙门遗址作为帝陵陵园阙门遗址展示中的重要保护

8、展示节点,其余次之,以凸显东阙门的重要性。根据考古勘探简报中提供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