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戏曲专题研究教学案

古代戏曲专题研究教学案

ID:32503710

大小:133.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2-09

古代戏曲专题研究教学案_第1页
古代戏曲专题研究教学案_第2页
古代戏曲专题研究教学案_第3页
古代戏曲专题研究教学案_第4页
古代戏曲专题研究教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戏曲专题研究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安康学院教案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戏曲专题研究院系中文系教研室中国文学教研室适用专业专升本授课年级2011级授课教师戴承元教材名称中国分体文学史(戏曲卷)二○一二年四月...(院)系:中文系第1次课第2页章节题目第一章中国戏曲的起源和形成(上)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中国戏曲的起源及成熟过程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国戏曲的起源教学难点:“宋杂剧”与“北杂剧”的区别教学设计(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特别是重点难点的讲授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书设计)教学时数:2学

2、时讲授内容:一、中国戏曲起源与形成1.起源于原始歌舞;2.汉代“角抵戏”;3.南北朝“歌舞戏”;4.唐代“参军戏”;5.“宋杂剧”;6.“金院本”;6.“南戏”;8.“北杂剧”二、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1.“南戏”的定义;2.“南戏的艺术特征。考核要求:领会、分析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作业与思考题1.简述中国戏曲的起源及成熟过程主要参考资料1.王国维著:《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2.王起主编:《中国戏曲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3.周贻白著:《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古籍

3、出版社,1979年版4.张庚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5.吴新雷著《中国戏曲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院)系:中文系第2—3次课第3页章节题目第一章中国戏曲的起源和形成(下)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元以后主要戏曲样式的审美特征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元杂剧、南戏、明清传奇的艺术体制;教学难点:中国戏曲的艺术品貌教学设计(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特别是重点难点的讲授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书设计)教学时数:4学时讲授内容:三、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

4、元杂剧   1.元杂剧的体制特征2.元杂剧的发展分期及流布区域四、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明清传奇1.传奇南戏成熟化与规范化的结果;2.明中叶以后传奇代替杂剧成为戏曲舞台上的主角;3.传奇词曲典雅,体制庞大五、中国戏曲的转型期──清代地方戏的兴起1.清代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昆曲、高腔折子戏的盛行,地方戏的兴起。2.昆曲与高腔有了了来自民间的竞争者六、中国戏曲的艺术品貌1.“以歌舞演故事”;2.综合诗、乐、舞演故事的舞台艺术样式(舞台美术、服装、化妆)。。;3.远离生活,超越时空,虚拟手法;4.遵循一个原则——美

5、。考核要求:领会、分析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作业与思考题1、简述南戏与元杂剧在体制上区别。2、杂剧为什么会在元代出现繁荣?主要参考资料1.王国维著:《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2.王起主编:《中国戏曲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3.周贻白著:《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4.张庚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5.吴新雷著《中国戏曲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院)系:中文系第4次课第5页章节题目第二章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

6、生了解了解关汉卿的创作情况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关汉卿的杂剧成就;教学难点:《窦娥冤》的主题与艺术教学设计(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特别是重点难点的讲授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书设计)教学时数:2学时讲授内容:一、关汉卿的生平与思想二、关汉卿的戏剧成就1.历史剧反映的时代精神2.公案戏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的深刻性3.婚恋戏中的妇女新形象三、《窦娥冤》的悲剧指向四、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讲授篇目:《窦娥冤·第三折[滚绣球]》阅读篇目:《单刀会》、《救风尘》、《西蜀梦》、《谢天香》授课方法:讲授与

7、课堂讨论相结合作业与思考题1、窦娥悲剧的根源是什么?2、分析窦娥的形象。3、关汉卿婚姻爱情剧的代表作。4、关汉卿历史剧的代表作。5、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是什么?主要参考资料1.王国维著:《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2.王起主编:《中国戏曲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3.周贻白著:《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4.张庚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5.吴新雷著《中国戏曲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院)系:中文系第5次课第6页章节题目第五章

8、王实甫的《西厢记》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与艺术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西厢记》艺术上的革新;教学难点:莺莺和张生形象分析教学设计(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特别是重点难点的讲授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书设计)教学时数:2学时讲授内容:一、西厢故事的流变二、《西厢记》诸宫调与王实甫《西厢记》的联系与区别三、《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