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学考试大纲

创新思维学考试大纲

ID:32549265

大小:207.8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2-11

创新思维学考试大纲_第1页
创新思维学考试大纲_第2页
创新思维学考试大纲_第3页
创新思维学考试大纲_第4页
创新思维学考试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新思维学考试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创新思维学     课程代码:10096       2010年6月版 第一部分    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和特点本课程是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告学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专业课程。广告学专业培养学生的广告策划、设计能力,而广告策划、设计的生命在于“创意”。所谓广告创意,就是在广告主题的基础上,通过广告创作者的创新思维活动寻求最有效的表现方式与手段。广告创意要对受众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就离不开“新”、“特”。因此创新对于从事广告专业学习和工作的人的意义是不言自明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树立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掌握创新方法

2、,从而提高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及在广告行业中的创意能力。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通过对创造、创新、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基本概念的介绍,使自学者理解创造学的两个基本观点:一是清楚人人都有创新(创造)能力;二是通过培训、开发可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从而增强自学者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的信心。本课程的重点在于使自学者明确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本课程向自学者介绍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通过实例的分析和一定的练习,使自学者掌握创新思维的各种形式(主要是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及运用,能在自己的生活、学习、及广告策划、设计中主动地运用所学的创新思

3、维方法。在本部分学习中,自学者应了解人在处理各种事物时,一般是存在思维定势的,思维的创新必须克服思维定势,这是难点。本课程要求自学者通过学习创新能力的构成,懂得智力与创新的关系,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懂得非智力因素对创新能力的重要影响,了解非智力因素与创新的关系,能够扬长避短,根据自己的特点,开展创新活动。通过学习“创新技法”的原则和方法,能初步运用创新技法帮助自己进行创新思维,开发自己潜在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创意、创新活动。同时能运用所学技法将自己的创新设想变成有效益的成果。本课程第二、三章为重点章;第一、五章为次重点章;第四章、绪论为一般章。 第二部分   

4、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绪 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从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创新的重视等几方面深刻理解创新的意义。理解创造学的两个基本观点,掌握创造、创新的概念,从熊比特理论中懂得创新的经济学意义。了解创新能力的4个组成部分;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理解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构成及其与创新的关系。深刻理解需要、动机对创新活动的影响。掌握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如何在创新活动中扬长避短以及组成团队进行创新时不同气质类型人员的搭配原则。通过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测试初步了解自身的状况和特点,有目的地进行改善与训练二、课程内容

5、第一节    创新的意义1.“创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成为关键因素20世纪的50多项重大的科学技术的发明说明了创造性劳动的真谛。其中中国所占比例少,只有人工合成胰岛素等几项,说明中国人民的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大。国际间的竞争一般来说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归结为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主要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培养、开发国民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可以看出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2.振兴中华民族需要开发人民群众的创新能力 (1)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我国古代、近代、现代都有杰出人物重视提倡创造、创新古代有孔子、老子等。近代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宣言》等,启迪人们

6、开发自己的创造、创新能力。这些论述激励我们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2)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创造与创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都有关于创造、创新的论述。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前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论述,更要求我们尽快开发国民的创新能力。(3)有关重要会议、重要文件、法规大力倡导创造与创新党的十六大就是高扬创新精神的大会;《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高等教育法》中分别提出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4)社会各界注重创造、创新教育中国创造学会、各省市创造学会、北京创造学会、北京创新学会、高等学校、社会各界注重创造、创新教育,说明中国的创新是

7、有潜力的。(5)国外对创造创新的研究与应用简况(6)端正对创造、创新的认识,深刻理解创造学的两个基本观点。第二节    几个基本概念1.创造(1)创造的含义(2)广义创造与狭义创造2.创新(1)创新的含义创新是由四种要素构成的综合过程。创新成果既可以是有形的物质成果也可以是无形的精神产品,但必须获得更高效益(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2)熊彼特创新理论创新的概念是由经济学家,美籍奥地利人约瑟夫·熊彼特(1883—1950)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