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解读玩物丧志

如何正确解读玩物丧志

ID:32555373

大小:58.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2

如何正确解读玩物丧志_第1页
如何正确解读玩物丧志_第2页
如何正确解读玩物丧志_第3页
如何正确解读玩物丧志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正确解读玩物丧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们这代在文革中长大的人,小时候几乎就没读什么书。可是,我至今脑海里仍然响起妈妈当年的教训:“玩物丧志!”出去踢踢球是“玩物丧志”,养条鱼是“玩物丧志”。总之,任何玩儿的本能,只要和读书冲突,都成了“玩物丧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即使在文革那样的年月,也在中国的家庭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如今的孩子生活在早教时代,“小升初”等等压力空前。还没上学,就开始接受“玩物丧志”的教训,纷纷被从游乐场拉到书桌前,算算术、背古诗、学英文….童年的快乐顿然消失,乃至许多孩子刚上小学就开始厌学。我女儿是在美国生美国长,按照不同的原则教育,一切都以玩为中心。她十岁的时候,连乘

2、法口诀也不会。不过,也正是这个时刻,她突然换了个人,特别喜欢读书,不仅乘法口诀一下子也学会了,数学在班里还挺拔尖。如果有人问我她最喜欢干什么,我的回答大概是做作业。她一天能在家庭作业上消磨三、四个小时,乐此不疲;一篇作文几易其稿,你想让她停下来也不行。有些朋友觉得不可思议:孩子怎么会如此喜欢作业?!对于这么大的孩子,美国的环境多好玩呀。夏天游泳不说,水上有船桨风帆之类的运动,冬天有滑冰、滑雪,还可以学骑马、养动物….你就想吧,有无穷无尽的玩儿头。孩子怎么会自觉地抛开这些回家做作业?女儿对这些玩乐当然都有浓厚的兴趣。但她对作业的兴趣确实也是由衷的。除了她渐渐懂得作业关系

3、到她的前途外,作业本身也非常有意思。比如,有一天的作业除了算术和阅读外,还要写首诗,作首歌并谱曲。就这几件事,就让她忙了几个小时,乃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我们两位当家长的不仅鼓励她玩儿,而且总是通过玩儿来引导她进入书本知识。这一过程不知不觉,她的兴趣也自热而然地从玩儿转向了书本。比如,女儿喜欢纸戏。这是跟妈妈学的。妈妈专攻日本文学,对日本的纸戏非常熟悉,不知不觉就教了她很多。在美国购买日本纸戏的材料,虽然就那么几张彩色纸片,还挺贵的,动不动就几块钱。女儿做了许多,材料费也花了不少。一天妈妈看当地新闻有儿童手工拍卖会,就鼓动女儿去卖。女儿当

4、然巴不得。美国这种儿童手工拍卖会,并非能赚什么钱,其主旨是鼓励孩子工作、创造、早早尝一尝劳动的回报,从小塑造良好的工作伦理和经营智慧。去之前,母女二人认真讨论营销战略,什么成本核算、购买力、消费者心理、赢利边际、当然还有许多加减法等等,就都萦绕于女儿九岁的小脑瓜里。果然,一到拍卖会上,产品立即热销,摊位上宾客盈门,比起左邻右舍来简直是鹤立鸡群。经此一事,女儿信心大增,觉得自己在这个社会上颇有些竞争力。一年后搬家,来到新地方,女儿在班上结识新朋友并不容易。不过,一天她得意地说,坐在她边上的男孩子,对她的纸戏手工喜欢得不得了,但自己又学不会,最后两人开始交易:男孩子给她十

5、张彩纸,换得一个纸戏的手工成品。我当时在大学教世界史,正在讲Wallerstein的“世界体系”理论。此公认为,至少自中世纪末期或近代前期开始,世界经济就形成了“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相互依赖的关系,即所谓“世界体系”。我们很难孤立地脱离这种国际网络来理解一国的经济发展。此论在学术界争论不休,但无疑为我们理解全球化进程提供了许多洞见。可惜,我那些学生世界史知识太差,理解起来颇为吃力。我正为如何深入浅出地讲解而煞费苦心,听到女儿这桩交易不禁眼睛一亮:“呵呵,你们两人的小交易,一下子就创造了一个‘世界体系’?”“什么‘世界体系’?”女儿显然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你看看,你

6、穿的衣物,哪件不是‘中国制造’?没有‘中国制造’,我们全家几乎要衣不蔽体了。你生活在美国,但必须和别的国家做生意才能生存。这些国家通过生意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一个‘世界体系’,大家彼此依存。你和那个男孩子,不也是这种关系吗?你提供成品,他提供原料,你们两人互相依存,其实就是个小小的‘世界体系’呀。”女儿恍然有所悟。我于是继续自己的即兴教程:“不过,在这个体系中,大家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你觉得你和那个男孩子地位平等吗?”女儿摇摇头,说那男孩子要更依靠她,因为她知道怎么做,他则必须用十张彩纸换一个成品,而那一个成品,一张就可以做出了。她一下子就积累了许多原材料。于是我帮她总结

7、:“所以嘛,你是中心,他是边缘。国家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那么,你知道你为什么成为中心吗?”“你过去告诉过我,好象是什么‘附加值’?”“对呀,”我很惊奇她居然还记得这种概念,“看看,你通过手工,给一张纸‘附加’上了价值,于是这同一张就能换来了十张。在你们两人的交换中,资源就向你这里集中。”“我明白了。是不是一定要掌握技术,才能创造这种‘附加值’?没有技术的,就只能提供原材料?”“大致如此。不过,没有技术的人,也可以制造一些简单的产品,只是那样他们给材料‘附加’上的价值很少,卖得很便宜。技术高的人,因为能制造别人弄不出来的东西,就可以卖得很高,在很便宜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