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与名曲鉴赏

西方音乐史与名曲鉴赏

ID:32573862

大小:47.5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2

西方音乐史与名曲鉴赏_第1页
西方音乐史与名曲鉴赏_第2页
西方音乐史与名曲鉴赏_第3页
西方音乐史与名曲鉴赏_第4页
资源描述:

《西方音乐史与名曲鉴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赏贝多芬《田园交响曲》-----《西方音乐史与名曲鉴赏》课程论文姓名:听课证号:229学号:班级:111314班学校:北航贝多芬田园交响曲又叫F大调第六交响乐,此曲为贝多芬在乡村养病期间,对大自然的感受和印象,透过音符流露其回忆及感情的作品。一般来说,古典的流派的作曲家是不会直接命名曲目的。而这首第六交响曲“田园”是贝多芬自己命的名。从这样的一个观点出发,我尝试分享欣赏贝多芬著名的第六号交响曲“田园”。“我的心潮因美妙的大自然而澎湃……”在《备忘录》中,贝多芬写了这句话,表达了—位音乐艺术家酷爱大自然,崇尚朴实美的精神境界

2、。“田园交响曲”分为五个乐章,分别为初到乡村的愉快感受、溪畔小景、乡民欢乐的聚会、暴风雨、暴风雨过后的愉快情绪。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一开始以第一小提琴演奏、竖笛、双簧管、乐团逐渐加强音量到达一个高峰,接着是长笛,这样子的乐曲风格,会想成田园风光是很自然的事。提琴奏出优雅、愉悦的旋律;木管吹起一缕轻风,一阵阵优美的旋律迎面袭来,眼前的一切渐渐开阔起来。这便是“初到乡村时的愉快心情”。质朴纯真的旋律,犹如民歌一般带着清新的气息,刻画了投身于大自然中的人们的愉悦心情与精神上得到升华的纯洁境界。每听到这支由小提琴轻巧奏出的旋律,人们

3、都会脱口而出:贝多芬的“田园”这个乐章的“心情”抒发为整个交响曲奠定了轻松乐观的基调。我最欣赏《田园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感觉自己常常能直接走进这音乐造成的境界之中,那旋律有一种美丽的忧伤情绪,仿佛就是我自己伫立和漫步在田园中久久沉思的心境。贝多芬在这里用长笛、双簧管和单簧管来模仿描绘鸟儿的歌唱,其轻盈的声音会使人立即联想到可爱的小鸟和美丽的大自然风光。第三乐章“乡民欢乐的集会”。这是柔板乐章之后的一个热烈欢快的舞曲。据说,在维也纳期间,贝多芬常与一个由七位农民组成的小小乐队聚会。他欣赏农民乐师的演奏,学唱、记录奥地利农村中

4、的歌曲与舞曲,同时,也为这个农村乐队谱曲。这种亲切的交往,使他对乡民的集会有了感触,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这个乐章完全是一个农村的欢快的盛会。活泼的三拍子舞曲与悠扬的牧歌旋律,透出了浓郁的乡村风情。直到远处传来滚滚的雷声,才把狂烈的“乡民欢乐的集会”打断了。第四乐章狂风暴雨,贝多芬以优美的第二乐章与轻快的第三乐章充分表达田园式的心境,第四乐章呈现的是“人”与“自然”因为风暴而产生的对立,充分显示隐藏在贝多芬田园风格下的心灵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对话。第五乐章重新回到温和的曲风,在这里,贝多芬一开始呈现出极为单纯的愉悦乐念。于是,透

5、过整首田园交响曲从第一乐章到第五乐章之整体结构,我们主观性的认为这是潜藏在温和的曲风下,一种“人”与“自然”的对立,一种“与自然融合”或“与自然对话”的张力。每次听《田园》都有不同的感受。第一次听田园的感受是一阵活跃在田园的欢乐;它不像命运,不像月光那些乐曲那么婉转、动听、柔和,似乎贝多芬在谱曲时是看到田园美丽的美丽风光,对这些美丽的事物的赞美与歌颂!第二次听田园,感受到的不是只是欢乐,而是一种无可比拟的感觉,觉得自己也似乎是其中的一草一木,随乐曲摆动,随乐曲歌唱!这似乎已不是什么赞美,而是陶醉,是融合在这田园之中。再次听

6、田园,随着田园中的跌荡起伏,又对贝多芬的人生经历倍感同情。田园是贝多芬在耳聋后的作品。试想一下一个完全听不清楚甚至听不到任何声音的人,对自己生活的美好憧憬,抱有无比的希望。《田园交响曲》不是绘画,而是表达乡间的乐趣在人心里所引起的感受”“它是感情的:表达多于音乐的描写”,用以强调这部作品是大自然在人们心灵中的交响。想贝多芬在写田园时,对自己这样坎坷的命运早已不再抱怨些什么,对于他来说,他希望自己的生活像田园间跳动的音符,欢快、生机勃勃。而这部作品在我心中的交响将使我永远怀着希望走下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