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脾虚胃病

针灸治疗脾虚胃病

ID:32577465

大小:58.9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2

针灸治疗脾虚胃病_第1页
针灸治疗脾虚胃病_第2页
针灸治疗脾虚胃病_第3页
针灸治疗脾虚胃病_第4页
针灸治疗脾虚胃病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灸治疗脾虚胃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针刺加隔姜灸治疗胃病(脾虚证)90例临床观察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作者:陈兴华余勇2006-8-20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加隔姜灸治疗胃病(脾虚证)的疗效。方法在前人针灸治疗脾虚证的针灸穴位基础上筛选足三里、三阴交两穴,针后加隔姜灸。治疗前后红细胞、血红蛋白变化,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治疗前胃排空延迟者,经治疗后复查胃内钡条残留率明显降低,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专题推荐:·临床快报·药市动态·违法广告·医保动态·药品价格·流感疫情·保健常识·妇科课堂·医改动态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

2、加隔姜灸治疗胃病(脾虚证)的疗效方法 在人针灸治疗脾虚证的针灸穴位基础上筛选足三里、三阴交两穴,针后加隔姜灸。结果 经针刺、隔姜灸1疗程后,患者食后腹胀、食欲不振症状改善明显,有效率分别达91.5%、92.1%。治疗前后红细胞、血红蛋白变化,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治疗前胃排空延迟者,经治疗后复查胃内钡条残留率明显降低,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本法具有取穴少、效果好、操作简便的优点,临床治疗胃病(脾虚证)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胃病(脾虚证);针刺疗法;隔姜灸      

3、胃病患者兼见脾虚证是临床常见的证型之。西医治疗,除对症处理外,无特别对策。在门诊我们采用针刺加隔姜灸治疗胃病(脾虚证)患者,并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0例中,系我院消化科于2004年1~12月期间所收集的病例,其中门诊30例,住院60例;男54例,女36例;年龄为18~65岁之间,以50~65岁的中老年居;病程最长为2年,最短3个月,以6~12个月多见。  1.2 诊断标准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制的《中医内外妇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气虚主证:①舌质

4、淡,舌体胖或有齿印苔薄白;②脉细弱;③体倦乏力;④神疲懒言。(2)脾虚主证:①胃纳减少或食欲差;②便不正常(溏、烂、先硬后溏、时溏时硬);③自觉胃部饱胀,食后腹胀。(3)次证: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口泛清涎,腹痛绵绵,或得食则减,或遇劳则发,肠鸣,消瘦或虚胖,面色萎黄,唇淡,短气,失眠不寐,排便无力,小便清长。气虚主证2个加脾虚主证2个,或气虚主证舌象加脾虚主证2个,或气虚主证舌象加脾虚主证1个加次证2个,即可诊断脾气虚证。  1.3 病例选择标准 凡符合脾气虚证的诊断及辨证的患者,并排除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

5、疾病者,均可纳入试验病例。从西医病看,最常见为慢性胃炎、吸收功能不良综合征、消化不良、胃神经官能症、胃切除术后等。  1.4 治疗方法  1.4.1 针灸处方与治法 按针灸学教材取穴方法,选取足三里、三阴交两穴,均用提插、捻转补法治疗。操作时,取双侧共四穴,先针后灸,留针30min,足三里与三阴交交替施灸,如第1天灸左侧的足三里,右侧的三阴交,第2天则灸右侧的足三里,左侧的三阴交。灸前将鲜姜切成片,厚度0.2~0.3cm,约5分硬币之厚度,面积大于艾柱的底面。再将姜片中央穿刺个小孔,置于穴位上,然后把蚕豆大小样艾柱置于姜

6、片上,灸4~6壮,若姜片烤干皱缩,或感觉灼热时换姜片,务必其温热透入肌肤,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1.4.2 疗程 4周为1个疗程,每周5次。  1.4.3 观察项目 症状、体征、舌脉变化、胃排空检测[1],血常规。  1.5 疗效判断标准  1.5.1 症状疗效 (1)临床痊愈:①全部脾虚症状消失;②受试对象所患西医诊断的主要疾病,有相应的客观诊断指标证实确有显著改善;③脾虚参考指标治疗后有明显改善。具备①、②项即可判断,③项作参考。(2)显效:①脾虚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其他主要症状全部消失。②受试对象所患疾病的客观诊断

7、检查指标有所好转。③脾虚参考指标治疗后有所好转。(3)有效:①脾虚症状均有改善,或个别脾虚主症有显著改善。②受试对象所患疾病的客观诊断检查指标稳定。③脾虚参考指标有相应好转。(4)无效:症状无改善;所患疾病的各项客观检查无变化;脾虚参考指标亦无变化。  1.5.2 胃排空改善判断标准 (1)显效:疗程结束后,胃内钡条残留率<50%;(2)有效:治疗后胃内钡条残留率>50%,但<75%;(3)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胃内钡条残留率为试餐后4h胃内残留的标记物(钡条)占全部摄入标记物的百分比。本文观察病例有20例进行了胃排空观

8、察(除外胃切除术后病例),分别于治疗前后行胃排空检测,对治疗前有胃排空障碍患者,在疗程结束后复查钡条排空试验。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本组90例脾虚证患者中,临床痊愈28例,显效30例,有效2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7.8%。治疗时间最短者为15天,平均发挥治疗作用时间为22天。其中对改善患者食欲、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