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宋词发展的过渡期

[论文]宋词发展的过渡期

ID:32660869

大小:48.73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2-14

[论文]宋词发展的过渡期_第1页
[论文]宋词发展的过渡期_第2页
[论文]宋词发展的过渡期_第3页
[论文]宋词发展的过渡期_第4页
[论文]宋词发展的过渡期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文]宋词发展的过渡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节宋词发展的过渡期概述从1127年到116U年左右的这段时间,是宋词发展史上由北宋词向南宋词的过渡期。两方面,从作家队伍來说,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多是由北宋入南宋的词人,如李清照、陈与义、朱敦儒、张元干等。另一方面,从创作來说,也鲜明地体现了过渡期的特点,即这一时期的词人虽然有一定的个性,但更多的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早期的词一•般多是婉约词,这显然承接了北宋后期的特点,而后期的词则由丁-时代的动荡与战乱的影响,多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如果说,前一时期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主要关注的是自身的生存方式与价值实现的话,那么这一时期的词则往往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结合在一起,

2、忧伤与愤慨成为最普遍的情绪。而这又开出了下一时期以辛弃疾为代表的辛派词人的创作。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称这一时期的词是下一时期词的准备阶段。(-)李清照李淸照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文学家,作品有词、诗、文等,但成就最高的是词。受牛•活境遇的影响,李清照的词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期的词主要表现她作为少女和少妇的生活与情怀。在她的笔下,少女生活是充满欢乐的。有她的两首《如梦令》为证: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两首词均是李清照少女生活的反映,笔调轻松,

3、充满诗意。而少妇Z词,则主要抒写离別相思的感受,与少女之作相比,明显多了一分沉重。例如《-•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水昼)等。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主要表现她作为寡妇的身世之苦、故国之思以及孤寂无聊的心情,情调低沉,凄苦悲凉。例如《声声慢》(寻寻觅觅)、《永遇乐》(落II熔金)等。无论哪一时期的作品,李清照都能写得独具韵味、真切动人,因此,人们将李清照这种独特的风格称为易安体。易安体的独特之处表现在儿个方面:第-,情感其实动人。以往的婉约词,往往是代言体,即男作者代女子说话,因此,抒发的是作者想象出来的女子的情感。李清照则真实地祖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大胆而乂真切。第

4、二,语言浅显自然,却乂韵味无穷。例如“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下忆吹箫》)看起來似乎是平常语,读來却令人冋味无穷,这表现了李清照独特的驾驭语言的木领。第三,情感农现形象具体而富有美感。例如“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痩”(《瘦花阴》)、“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胖艦舟,载不动,许多愁”(《开陵春》),运用各种手法,使情感的表现形象而具体。(二)张元干、陈与义张元干的词以南渡为界,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北宋时的前期词,风

5、格多婉约秀丽,属于典型的言悄Z作。后期的词则慷慨悲凉,豪放壮阔,将身lltz感与国家Z忧打成一片,成为辛弃疾、陆游词的先声。《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水调歌头》(举手钓螫客)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词屮弥漫着强烈的悲凉感,这种悲凉感既來自于个人的怀才不遇,也來自于国家的不幸,具有巨大的艺术容量。陈与义的词虽然现在只有十八首,但语意超绝,笔力不凡,甚至有人认为其中的某些作品“可摩坡仙之垒”(《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一)。从内容来说,其最人的特点是将个人遭遇、感受与国家Z忧结合,而在艺术上往往运用追忆的方式,今昔对比,富于概括性。例如《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阳旧游),虽是对个人往事的回忆

6、,但其屮的家国Z忧、沧海桑IHZ感是十分明显的。全词运用对比的手法,概括地写出了二十余年间巨大的变故与作者■的深切感受。他的另一首《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既有“酒杯深浅去年同”,而今则是"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的今昔感叹,乂因为运用了“万事”、“天涯”之类的词汇,而貝有较強的概括力。(三)朱敦儒朱敦儒的词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隐逸,主要见于早期和晚年。例如《鹤鸠天》(西都作)以“淸都山水郎”自居,词中流露出的不仅是闲适z情,更有隐居之后“几曾着眼看侯王”的傲岸。晚年的《好爭近》则呈现出一种风貌:“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

7、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远离尘世,自适自足,“定”、“闲”二字可见其心境。另一类则是表现忧国伤世,主要是他中年时期的作品。经历了靖康之难,看到了历史的巨大变化,于是他写了不少关于这一重大爭件的作品,例如《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相见欢》(金陵城上两楼)等。这些作品虽然较少下面描写国难与报国雄心,但都能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写出国家的变化,从中表现出忧国Z情。在宋代,朱敦儒是享冇比较高的地位的。南宋的汪莘在《方壶诗余自叙》屮总结宋词的发展时,将他与苏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