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简答问答

温病简答问答

ID:32695671

大小:3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4

温病简答问答_第1页
温病简答问答_第2页
温病简答问答_第3页
温病简答问答_第4页
温病简答问答_第5页
资源描述:

《温病简答问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温病的主要特点是什么?①有特异的致病因素。------由外界温邪引起。②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③病程发展有阶段性。大多循卫气营血规律传变发展。④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起病急,传变快,发热为主症,易出现险恶证候,易耗伤阴津。2.风温病与伤寒(狭义伤寒)有何不同?风温病与狭义伤寒均属外感热病。但因感邪性质不同,其证治亦有明显差异。风温病感受是风热病邪,邪从口鼻而入,先受于手太阴肺经,初起常见发热恶寒、口微渴、咳嗽、无汗或少汗、头痛、舌尖边红苔薄白、脉浮数。传变较速,有卫气营血演变过程,病变过程中易化燥伤阴,初起治宜辛凉解表。狭义伤寒,感受的是风寒病邪,邪从皮毛而

2、入,先受于足太阳膀胱经。初起常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传变稍慢,一般寒邪化热,才传入于里,病程中有六经传变次第,病变中易伤阳气。初起治宜辛温解表。3.试述温热病邪的致病特点。①邪气内伏,热自里发。②病变过程中里热内迫特性显著。③易耗伤人体阴液。3.简述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的区别。①感邪发病的方式不同。新感温病,感邪即发,病发于表;伏气温病,感受外邪,不即发病,过时而发,病发于里。②初起临床表现不同。新感温病,初起以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苔薄白、脉浮数等肺卫表热证为主;伏邪温病,初起即见高热、烦渴、尿赤,舌红苔黄,或昏谵,舌绛无苔等气、营分里热证

3、为主。③治疗不同。新感温病,初起治疗以解表透邪为主;伏邪温病治疗以清泄里热为主。④其他:病程,病情,预后亦不同。新感温病,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治疗得法易愈;伏邪温病,病情较重,病程较长,伏邪透尽方愈。4.风热病邪与燥热病邪致病有何异同?相同点:①以肺胃为中心;②初起都有肺卫见症。不同点:①发病季节不同;风热病邪多发生于冬、春季节;燥热病邪多发生于秋季。②初起症状,燥伤肺卫证必伴有津液消耗见症;③风热病邪每易出现“逆传心包”的病理变化,燥热病邪病势轻浅,以肺为病变中心。5.何谓神志昏蒙?...神志昏蒙指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时有谵语。多为湿热类病证湿热郁蒸于气分

4、,病位重在中焦脾胃,湿热酿痰,蒙蔽清窍所致。6.试述温病实证痉的表现及其病机。实证痉厥的表现:手足抽搐、颈项强直、牙关紧闭、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等,来势急剧、抽搐频繁有力。同时可见肢冷、神昏、脉弦数有力等。病机:多为邪热炽盛,热极生风,筋脉受灼而致肝风内动,可见于温病气分、营血分阶段。若并见壮热、口渴、大汗、苔黄者或便秘腹满,为阳明热盛或热结腑实,引动肝风;若并见壮热、咳喘、汗出、苔黄者,为肺(金)受灼,肝(木)失制而风从内生,肝风内动,又称为“金旺木囚”;若并见灼热、昏谵、舌绛等,为心营热盛,或血分热盛而引动肝风。7.温病战汗的病机及表现怎样?战汗是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

5、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症状。其病机多因热邪留连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的表现。战汗之后,若脉静身凉,为邪随汗出病情向愈;战汗之后,身热不退,烦躁不安,脉象急疾或神情萎靡,甚至昏迷,为邪盛正衰,病情危重。另外,若全身战栗而无汗出者,多因正气亏虚,不能托邪外达所致,预后欠佳。8.祛湿清热法主要可分几种?请列出各自代表方。祛湿清热法主要分为:①宣气化湿,代表方为三仁汤,②燥湿泄热,代表方为王氏连朴饮,③分利湿邪,代表方为茯苓皮汤。9.清心开窍与豁痰开窍作用有何不同?如何运用?①清心开窍法的作用特点是清解心热,透络开窍以促进神志清醒,主要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

6、雪丹等;豁痰开窍法的作用特点是用清化湿热.涤痰开窍的方法来宣通窍闭,促使神志清醒,主要用菖蒲郁金汤。二法的主要区别是,前者主在清解,而后者主在清化。②从两法的适应症来区别应用。清心开窍法的适应证是温热邪热入心包而引起的神志异常者,表现为身热,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謇肢厥,舌质红绛,或纯绛鲜泽,脉细数等;豁痰开窍法的适应证是湿热郁蒸,酿生痰浊,蒙蔽机窍者,表现为发热,神识昏蒙,时清时昧,时有谵语,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等。10.通腑泄热和导滞通便有何异同?通腑泄热和导滞通便法的相同点:通腑泄热和导滞通便均属通下逐邪法,都用苦寒之品,均主要作用于肠腑。不同点:①...作用不同

7、,通腑泄热作用为泻下阳明实热燥结;导滞通便作用在于通导肠腑湿热积滞。②适应证不同,通腑泄热适用于热入阳明,内结肠腑之证。证见潮热便秘,或热结旁流,时有谵语,腹部胀满或硬痛拒按,舌苔黄燥或焦黑起刺,脉沉实,代表方如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导滞通便适用于湿热积滞胶结肠道的证候。证见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如酱,舌苔黄垢浊腻。代表方如枳实导滞汤。11.风温的传变规律是怎样的?风温是感受风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因外感风热病邪多从口鼻侵入人体,而肺位最高,首当其冲,所以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