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看教学模式

看看看教学模式

ID:32732056

大小:72.3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5

看看看教学模式_第1页
看看看教学模式_第2页
看看看教学模式_第3页
看看看教学模式_第4页
看看看教学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看看看教学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看看看教学模式"研究思考目前中国的课堂教学,我们最缺的不是教学的艺术性,而是教学的科学性;而模式就承载着这样的科学性;模式也是一种必要的措施。采取哪种模式,主要是看这种模式是不是基于学和服务于学的模式;具体来说就是这种模式是不是:①更有利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②更有利于教师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③更有利于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④更有利于教师跟进、监测、反馈、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⑤更有利于全班大部分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等。因此,做为新时期的教育者我们应更新观念,积极运用现代教

2、育技术为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积极投身课改,完善、发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一、不同时期的典型课堂教学模式回顾创立者盛亍点五1939年1.教学以教师为中心:2.教师讲述、板书,学生耳1.教师沦为“知识的二传手”,课堂重在传授知环凯听、笔记,学生被动接受、死记识。妇1瞧硬背,课堂是教师讲演的舞台;2.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节3.学生的思维围着老师转,忽视,甚至被压抑。更谈洛甚至于学生回答问题的结论都不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模式必须想方设法向老师所期待的激活、学习兴趣的激发、夫1982年结论靠拢。4.学生忙于机械训练,拼搏能力的

3、培养。3.教学的效率较低、质^smik于题海之中。最不高,教师累,学生负担重。1.情境教学1.教学中尝试'以学生为中1.教学上能以学生为中(李吉林)心'。2.师生心,但教学重心仍是知识2.自学辅导实验相互''商量”确定学习目标。本位,为应试服务。定向、(卢仲衡),3.教师主要创2.“定向”指明学生的六19823.异步教学设适宜学生自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向就是教学内容的魏自学、年(黎世法)情境,营造适宜学生表现、展示重点、难点,这就束缚了步4.尝试教学的空间,主要是导方法,导思路,学生的思维,也谈不到激讨论、(邱学华)解决疑难问题。4.教

4、师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自书5.青浦实验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探索、发答疑、(顾泠沅)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学6.诱思探究教学搜集与处理信息、研究问题,积生自测、2007(张熊飞)极参与交流和展示。法自结年5.引导学生自检、互检、他检;教师抽查,及时督促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6.教学尤其是关注学困生,帮助学困生达成学习目标。“三模式预习交流、确定目标、分工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2007年2012年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蔡林森)2.和谐教学(王敏勤)3.循环大课堂(杜金山)4.预习+展示+反馈(张项理)5.有效课堂(梁峰)

5、6.备与上一体化、教与学一体化(韩爱学)7.特色自主学习(徐翔)&翔宇理想课堂(卢志文)9.亦师亦生,教学合一(马鹏业)10.“三环节导学式”(#瘢)11.“五环大课堂”(安徽铜都双语学校)12.“整体教学系统”(辽宁沈阳立人学校)13.'大单元教学”(河北围场天卉中学)1•教学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2.教师课前精编导学案。3.教师由主演变为导演。4.学生以导学案为抓手都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紧张地做“自己能做的事”,积极自学、对学、群学,人人参与,问、析、讲、辩、画、作、唱、演、,个个展示,听展者主动质疑、发现优点,指出不足,体验

6、成功,展示是整个课堂的主旋律。5.穿插巩固,达标测评。教师根据导学案的测试题(也可以临时添加题目)组织测试,达到把握学情,分析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作为下节课课前反馈和单元测试的依据。1.教学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教学重心仍是知识本位,为应试服务。2.导学案是细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了的自学提纲,会暗示、诱导着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同步,限制了个性,妨碍了创造。3.目前课改把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推至高潮,一些人有模式化倾向,有些模式研究过细,趋于极端。回顾近几十年来年来我国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脉络,特别是近十年来,党和政府把教育

7、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部精密部署,锐意创新,推动教育事业步入科学发展的新阶段。我们欣喜地看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已根植于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心田。在杜郎口“三三六”模式的引领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工作如火如荼,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涌现,中国的课堂教学工作进入新的天地。但是,我们也应及时的反思:课改就是搞标新立异的模式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那

8、么在精细预设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同各个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吗?能破解“钱学森之问"吗?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