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动孩子教育例谈

好动孩子教育例谈

ID:32808035

大小:55.1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5

好动孩子教育例谈_第1页
好动孩子教育例谈_第2页
好动孩子教育例谈_第3页
资源描述:

《好动孩子教育例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好动”孩子教育例谈陶慧江苏省张家港市妙桥幼儿园现在有很多父母和教师在认识上有个误区:认为孩子贪玩、好动、一刻也坐不住就是多动症的表现,其实,孩子好动和多动症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实际上有很大的差别。多动不是病,是孩子的天性,而多动症却是一种病态表现。作为教师和家长,要分清孩子的某种行为,避免误解孩子,我们首先应该对多动症和多动的原因和表现进行了解。只有我们在认识上不出现主观臆断,有更科学的认识,才不会给我们的孩子乱扣上“多动症”的帽子。1“好动”和“多动症”的区别“好动”和“多动症”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多动”和“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而“多动症”是一种病态的表现,在

2、定义上和行为表现上都有本质的区别。因此要把一个孩子的表现为多动症时,不是靠我们成人的双眼去观察而得出的结论,而是要通过一定的科学检测和医牛的检查才能判断孩子是否属于多动症。如果孩子好动,又找不到原因,我们成人更不能胡乱猜测,不要因为看着像多动症就说是多动症,用有色眼睛去看待好动的孩子,而是要给孩子更多的耐心和爱心。2“好动”孩子教育策略我们身边有些孩子表现为活动过多,兴奋好动。但同吋他们又聪明可爱,常常会冒出很多惊人的想法,也会做出很多让我们诧异的举动。上课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动作不停,有时候他们也会闯祸、捣乱、上课乱插嘴,甚至和老师唱反调等,针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要采取一定

3、的措施和手段。2.1静的时候多表扬,动的时候多忽略我发现我们班上很多聪明的男孩子都比较好动,他们在上课时都喜欢做小动作,时而翘椅子,时而打扰边上的小朋友,想到什么就插嘴,影响课堂纪律。但是当请他们来回答问题或是表演时都显得落落大方,很多问题还回答很到位。对于这些孩子真是乂气乂爱,有时候严厉的批评,他们却好像事不关己,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坐到老师眼皮底下依然我行我素。我发现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在课前进行1-2分钟谈话。我会把两三个最调皮的男孩子偷偷叫到身边,然后告诉他们上课时必需遵守的行为习惯,如果他们表现好的话会有意外的收获。课后我会让孩子一起来评一评,谁是今天的“行为习惯好宝宝

4、”“聪明能干好宝宝”等,故意把这些荣誉称号奖给这些平时调皮,上课又认真的孩子。有时候还会给他们奖励五角星或小糖果等,让孩子慢慢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惯。这样一來,平时很乖的孩子会变得更乖,平时经常捣乱的孩子也会在上课的时候尽量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2・2参与大量的运动,瓦解孩子过盛的精力有的孩子天牛就喜欢动,喜欢探索,在户外活动时,他们喜欢无尽的奔跑,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一刻也不想停止。针对孩子这样的行为,我们当然要制止,但不是完全终止孩子的奔跑行为,而是让孩子的漫无目的的奔跑变为趣味性的游戏。我和孩子们玩大风吹的游戏,当大风吹时,孩子们可以自由奔跑或在地上翻滚,当风小时,孩子们就

5、要放慢自己的速度,当风停止时,孩子们就要停止自己的一切行为,变成一片树叶躺倒在地上。这样的游戏可以做到动静交替,从高强度动作到舒缓的动作,同吋加入了一定的情节,让孩子玩起来更具趣味性。当孩子玩得非常尽兴后,那么在上课时就会安静下來,没有多于的精力去做小动作。我经常教育孩子,上课的时候多动脑子,下课的时候多动身体,从现在就灌输给他们劳逸结合的牛活理念。2・3创设安静的游戏,挑战幼儿的坚持性对于好动的孩子来说,除了要引导孩子正确玩户外游戏,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外,还要培养孩子玩一些安静的游戏。多创设一些有趣而又需要耐心和毅力才能很好完成的活动,如搭积木、拼图游戏等,提高活动的积极性

6、,激发他们的兴趣,延长他们活动的时间。对于一些脑子特别灵活的孩子来讲,更要创设有挑战性的活动,同样的材料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玩法,引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玩而不厌,坚持的吋间稍微长一些。2.4家园配合,共同教育初见成效孩子在园的任何表现,最有权利知道的就是家长,教师要把孩子的点滴进步或不好的行为习惯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心中有数,在家也要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这样家园配合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我们班的子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孩子天性聪明但就是好动,上课坐不住,我们把孩子的情况反馈给家长后,家长就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首先,其妈妈先找出了孩子最近出现一些异常行为的原因,可能是看《奥

7、特曼》电视剧后,有很大的影响,时常学奥特曼的打架动作,导致在园的一些不良行为;其次,子恒妈妈毎天晚上多陪孩子并多谈话,让孩子明白家长非常关心孩子在园的表现,也能及时从老师那里得到消息,如果在园不乖的话家长是很快会知道的;再次就是子恒的妈妈对孩子表扬和惩罚并重,当孩子在园表现不好时,先是和孩子讲道理,如果效果不明显的话,就会给孩子一个小小的惩罚,让孩子知道,老师和妈妈不是跟他闹着玩的,都是为了他好才这样的。如果有进步的话,妈妈就会给与及时的鼓励。最近孩子在家园的配合教育下,确实有了不小的改进,我们把孩子的情况反馈给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