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健康教育对产后负性情绪影响

孕期健康教育对产后负性情绪影响

ID:32811845

大小:55.3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5

孕期健康教育对产后负性情绪影响_第1页
孕期健康教育对产后负性情绪影响_第2页
孕期健康教育对产后负性情绪影响_第3页
资源描述:

《孕期健康教育对产后负性情绪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孕期健康教育对产后负性情绪影响摘要:目的:研究孕期接受系统健康教育对产后情绪的影响,探讨产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方法:将326名孕妇随机分成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通过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孕妇产后一周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健康教育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低且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PO.05)o组织健康教育组孕妇参加孕期培训,接受系统学习,对照组进行产前常规护理。1.2.1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妊娠、分娩知识、围产期保健、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等,医护人员根据孕

2、妇的不同情况,如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性格等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咨询及指导。1.2.2健康教育方式。选派数名责任心强、知识面广、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担任授课主讲。讲座每周六下午进行,共6周12学时。要求健康教育组每个孕妇必须在产前完成10学时学习。1.2.3健康教育形式。①集体学习。在我院产检中心每周定期举办“好孕”知识讲座,每期一个专题;②个人自学。编排《“好孕”知识宝典》,印发给每个孕妇,保证人手1册;录制“好孕”知识光盘,开通“好孕”论坛,加强互动学习。1.3评价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法,通过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

3、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孕妇产后一周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3]。两表各有2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出现的频度作4级评分:①没有或很少时间为1分;②小部分时间为2分;③相当多时间为3分;④几乎全部时间为4分。由粗分乘以1.25得量表的标准分。问卷因素包括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产次、产检、分娩知识情况等。异常判断标准:SAS标准分250、SDS标准分253。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26份,回收有效问卷302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2.64%o1.4数据处理。采用EpiData软件录入,SAS8.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主要

4、统计学方法包括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X2检验。部分变量名称定义及赋值说明见表1。3讨论本研究发现妊娠期接受过系统健康教育的产妇其产后情绪明显优于对照组,表现更加从容、稳定,有利于身体尽快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1产后焦虑、抑郁情绪的病因。①对妊娠期健康知识的匮乏。独生女是目前我国孕妇的主体,她们多为初产妇,缺乏育儿经验及科学指导,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②对婴儿健康的过度担心。在计划生育政策下,一对夫妇只允许生育一至两个孩子,导致对新生儿健康与否的过度担心。③预期婴儿性别与实际的吻合程度。在部分地区,“养儿防

5、老”的传统观念仍较浓厚,一旦婴儿实际性别与预期不符,即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3.2有效应对产后负面情绪的策略。①编排科学、有趣、让广大育龄妇女喜闻乐见的婚育知识教材,引导她们主动接受孕期健康教育。②针对不同个体及不同孕期[4],给她们提供科学的饮食营养指导[5],同时根据不同个体心理需求,提供一对一咨询及辅导,及时消除她们内心疑虑,从而预防焦虑抑郁情绪发生。③充分利用既有健康教育资源,引导孕妇及家属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对产妇保持情绪稳定具有积极意义。④建立孕产妇与健康教育指导员的交流平台,实现实时双向信息互通,及时排解产妇心

6、中压力,有效防止负面情绪聚积。参考文献[1]胡成文.围生期孕产妇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7,22(13):2143[2]杨国强,罗晓明,邵佩云•孕妇心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6,17(4):209[3]张明园•精神科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版,上海:1999,419〜420[4]李慕军,冯启明•孕妇妊娠不同时期的焦虑抑郁状况变化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0):1194[5]庞淑兰,关维俊等•孕妇抑郁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3

7、,18(12):75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