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5同步练习题:第2单元自读文本 长亭送别训练-落实提升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5同步练习题:第2单元自读文本 长亭送别训练-落实提升

ID:32823678

大小:58.7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6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5同步练习题:第2单元自读文本 长亭送别训练-落实提升_第1页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5同步练习题:第2单元自读文本 长亭送别训练-落实提升_第2页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5同步练习题:第2单元自读文本 长亭送别训练-落实提升_第3页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5同步练习题:第2单元自读文本 长亭送别训练-落实提升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5同步练习题:第2单元自读文本 长亭送别训练-落实提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阶段5训练-落实提升(课堂回馈即时达标)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错误的注音。炳儿(yan)i念知(shen)■暮霭(衍)■玉酷(bei)萧瑟(sQ)■相偎(wei)■罗帏(w6i)■扌品做(yiin)•襟袖O)•【答案】“爲”读yh“酷”读p@i,“扌品”读wen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对的一组是()①怨归去得疾(病)A5••[②恨不倩(使)疏林挂住斜晖[①推(假装)整素罗衣②我i念(深)知这几日相思滋味■[①但(但是)得一个并头莲②我见他阁(搁,卩禽)泪汪汪不敢垂■J①眼面前茶饭的个借(难道不想)要吃DQ②也合着(也应该)俺夫妻每共桌而食•••【解析】A项,“疾”是“快”之意;C项,“但”非转折连

2、词,是“只”之意;D项,“也合着”是“也算是”的意思。【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在我们这个时代,善于解剖别人的人多,露自个拙的人少;有的其至为“蜗■角鹿务.蝉头徵華”移花接木,弄虚作假,不择手段。②今年的元宵节,各地活动异彩纷呈,济南的一群汉服爱好者中有一位女子席地而跪,为大家演示了“举案齐眉”等礼仪。••••③有一对相敬如宾的父子,他们用感恩的行动回报社会,用充满阳光的心态••••迎接生命的倒计时。①江苏的金陵市,在新年的第一个工作口,竟有近百对夫妻劳燕分飞,结束••••了自己的婚姻,而且离婚的“主力军”居然是中年人。②上级两袖清风,下级就会廉洁自律;领导

3、身先士卒,群众自会积极进取。如此上行下效,社会风气就会逐步好转。••••③一段时间,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雾霾天气,北京更是多次遭遇雾霾侵袭。如果我们认为不足为训,随着空气污染的口益加剧,灾害会更加严重。••••A.③⑤⑥B.②③⑤C.①②④D.①④⑥【解析】①“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指微不足道的名声和利益。②“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敬互爱。③“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用错对象,可改为“相依为命”。④“劳燕分飞”比喻人的离散(多用于夫妻)。⑤“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含贬义。⑥“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训”不是“教训”O【答案】C3.(2

4、016•山东济南高二期末)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今年雾霾天气形势依然严峻,如何有效遏制雾霾天气不频发己成为各地的热点话题。B.教育部一开始推行汉语四、六级考试,马上就有人质疑:这种考试真能完善“外语热”以及网络语言不规范等弊端吗?C・加快棚户区改造,让亿万居民早日“出棚进楼”,是当前改善民生的硬任务,这一举措也可以有力拉动投资,促进消费。D.羊年春节期间,亲朋聚餐、家庭购物和休闲旅游仍是节□消费亮点,境内银联卡跨行交易总金额创历史新高的纪录。【解析】A项,否定失当,“遏制……不频发”构成肯定意味,应将“不”删掉;B项,搭配不当,“完善”和“弊端”不搭配,应将“

5、完善”改为“消除”;D项,句式杂糅,“创历史新高”与“创……纪录”杂糅,可将“的纪录”删去。【答案】C3.默写句子。(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总是离人泪。⑵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驱难系。(3)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4)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5)四围山色屮,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答案】(1)晓来谁染霜林醉(2)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3)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4)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5)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阅读【正宫】【端正好】与【一煞】两支曲子,完成6

6、〜9题。4.“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抓住了怎样的景色特点?意在表现什么?【解析】“黄花”“西风”“北雁”等意象表明这是秋天的景色,其意境是凄淸的。解答第二问时要联系景物描写的背景——送别,从表达人物的心情方面入手。【答案】抓住深秋季节萧索的景色特点。意在表现崔莺莺痛苦的心情。5.究竟“谁”“染霜林醉”,文中是否做了回答?意在表现什么?【解析】“晓来谁染霜林醉”后是问号,“总是离人泪”则是这一问题的答案,“离人泪”能够把“霜林”染红,从而突出了离愁的浓重。【答案】做了回答。意思是惜别的血泪染红了霜林,意在表现哀怨之凝重。6.【端正好】与【一煞】在写景上有什么异同?【解析】这两支曲子都

7、是写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都是为了抒情,所以二者的共同点就是借景抒情。分析不同点时可以从二者描写的景物特点、时间等方面入手。【答案】都是借景抒情,但前者写晨景,后者写暮景;前者写云花风雁,后者写山林烟霭。后者氛围更加萧瑟凄冷。3.欧阳修《踏莎行》的“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词句,与【一煞】中“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的唱词有什么相通之处?【解析】“相通之处”即是找出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