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分原稿

土壤水分原稿

ID:32842302

大小:52.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2-16

土壤水分原稿_第1页
土壤水分原稿_第2页
土壤水分原稿_第3页
土壤水分原稿_第4页
土壤水分原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壤水分原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土壤水分综述摘要关键词:土壤水分影响因素1程积民、万惠娥[1]等人通过采用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土丘陵半干早区柠条灌木林的建设与土壤水分过耗及调控恢复的定位进行试验研究。试验选择出最佳灌草立体配置模式:水平阶整地为柠条-披碱草、柠条-草木樨、柠条-芨芨草类型;水平沟整地为柠条-芨芨草、柠条-草木樨类型;鱼鳞坑整地为柠条-草木樨、柠条-芨芨草、柠条-本氏针茅类型。这种配置模式可以调节和补充土壤水分的不足,促进灌草的生长,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2杨建昌、刘立军等人通过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水分对旱

2、育秧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旱育秧移栽后有明显的分蘖和生长优势,尤其在节水灌溉或低土壤水分条件下,旱育秧有效穗数多、干物质累积量高、抽穗后的光合势大,较水育秧显著增产。但在土壤水分充足或常规灌溉条件下,旱育秧分蘖成穗率低、有效穗数少,较水育秧增产幅度小。表明旱育秧配合本田期节水灌溉,其增产潜力较大。315/15王进鑫、黄宝龙等人采用旱棚人工控水,对侧柏、刺槐不同水量全生长期均衡供水条件下,2-3年生幼树的生长需水规律、蒸腾耗水与土壤水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刺槐蒸腾耗水量随土壤供水能力的增大而增加,其中以生长前期

3、和生长盛期耗水为主。侧柏蒸腾耗水量以生长盛期最大,约占年蒸腾量的46.27%,生长后期次之,生长前期较小,并求出了两树种蒸腾耗水的土壤水分应力订正函数及在非充分供水条件下实际蒸腾耗水的时间-水分函数。4张爱良、黄桂英等人采用盆栽法,研究了四种不同土壤水分含量条件下小麦旗叶生理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与小麦经济产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36),提高土壤水分含量能使灌浆中后期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得到提高。在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旗叶SOD活性显著降低,质膜透性明显加大,

4、致使植株衰老加速。5王克勤、王立选用田间7年生和盆栽2年生金矮生苹果,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进行不同水平土壤水分人为控制。结果表明,林木蒸腾作用与光照强度和土壤水分状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林木在苗期时,当土壤水分不足时,应采取措施避免强光照射,以减轻过度蒸腾失水造成的生理伤害,提高成活率和促进苗木生长。6潘占兵、李生宝等人通过对宁夏盐池干旱退化草场植被恢复与风蚀沙化防治技术示范区内不同种植密度的柠条林土壤水分进行了定位观测,从土壤水分日变化、季节性变化、水分垂直分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主要受大气降雨及

5、植物生长节律的影响,变化较大。7吴玉光,王美菊等人通过用植物纤维薄膜代替塑料薄膜覆盖农田,研究了植物纤维膜对保持土壤含水量的作用。结果表明,利用植物纤维膜覆盖地面,可以起到保持土壤水分、减少水分蒸发的作用,它可以抑制土壤水分蒸发量的80%-90%,但从保持土壤水分方面来说,还不能达到覆盖塑料薄膜的水平;从调节土壤空气条件方面看,15/15可以使多余的水分蒸发,提高土壤的通气程度,又比塑料膜具有一定的优越性。8张学利、杨树军在研究了国内20世纪90年代以来土壤水分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林业用地土

6、壤水分的研究概况,为进一步推动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依据。9李俊庆、沈华等人应用多年测定资料,对旱地花生水分变化动态作了探讨。本文划分了旱地花生全生育期及各生育期阶段干湿类型,测定了降水满足率及亏缺率;发现旱地土壤水分变化与降水规律基本一致,全年土壤水分变化按季节可分为4个阶段,即春季失墒阶段、夏季蓄墒阶段、秋季缓慢蒸发阶段和冬季冻凝累积阶段。10巫东堂、焦晓燕等人通过采用微区隔离遮雨棚法,在充分供水的土壤水分预测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非充分供水条件下土壤水分预测模型,并且该模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准确性。11陈洪松、郝

7、明德等人以黄土高原沟壑区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雨季、旱季缓坡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以及坡位对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雨季、旱季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趋势相同,但浅层(10~30cm)土壤水分变化幅度较大,尤其是降雨产流时;土壤水分的补偿和恢复主要取决于雨强适中、历时长且雨量大的降雨过程,与土壤前期水分剖面特征、作物覆盖度以及作物耗水特性密切相关,而坡度几乎没有影响;坡位对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观测期末雨季、旱季土壤蓄水增量为坡上<坡中<坡下,坡的中下部土壤储水量也较坡上部大。1215/1

8、5吴发启、张玉斌等人以果园梯田、农作梯田为研究对象,以坡耕地为对照,选择阳坡不同宽度梯田进行测定,通过分析发现,在黄土残塬沟壑区的泥河沟流域,坡耕地的土壤水分无谓损耗多、蒸散量与流失量大;梯田由于消除了降水再分配发生的条件,使其具有了明显的蓄水、保水作用;宽式水平梯田的蓄水、保水作用要好于窄式梯田;在窄式梯田上5~7月应布置一些有效的防止或减少地面水分蒸发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