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应用

ID:32982084

大小:60.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8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应用_第1页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应用_第2页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应用_第3页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应用_第4页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教学场景,激发起学生的认知兴趣,建立积极的情感导向,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教学方法。长期以来,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和英语课堂内得以广泛应用,但如果运用得当,小学体育课同样可以发挥情境教学法的长处,提升教学的效率。一、体育课堂实施情境教学的原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教学方法改革的部分明确指出:“1〜6年级的教学可根据学生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情绪变化较大而身心发育快的特点,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复式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情境教学

2、法通过情感的熏陶实现“无言以教”“里仁为美”,通过情境的再现实现“暗示启迪”。情感和情境的交互作用,促成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体育课堂同样需要通过富有情趣的、美感的、智慧的教学情感来感染学生,同样需要还原真实、还原生活的情境来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主动活动。处于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其心理最大的特征在于兴奋度占绝大多数,而注意力的集中度往往不够。过于机械地讲解和说明,往往难以促使学生保持持久的注意力。为此,必须要通过一些形象性、趣味性、生活感都强的情境来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情境教学法正是切合了这种需要,是符合小学年龄段学生最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法。因此,情境教学完全可以

3、应用到体育课堂教学中。二、体育课堂情境教学法的实施1.带入情境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能够迅速地投入到教学的过程中,在探究中发现,在参与中提高。一般来说,带入情境的过程大多是在教学过程的开端,即平常说的课堂导入。带入情境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语言描绘式。教师通过富有感染力和导向性的教学语言,描摹出整个活动的细节和过程,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仿佛置身于整个活动之中,加深对教师要求的理解。(2)场景再现式。生活中有很多学生非常熟悉的场景,当学生走进课堂发现学习的环境与自己的生活相类似时,他们的兴趣自然会提升。(3)游戏开展式。游戏是学生最感兴

4、趣的一项活动。在课堂导入阶段,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游戏活动,如"跑步报数抱团”“听数字出列”等等,既活跃课堂气氛,也使学生的情绪很快被调动起来,迅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2.优化情境教师在讲授知识、分析要领的时候,要通过优化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具体说,有以下几种方法:(1)图画展示法。为了更好地讲解活动的要求或者动作的要领,教师可以自备一个图板或者小黑板,随时为学生勾画出路线、方向、用力点等。要是有教学挂图,那是再好不过的事。当然,有时为了教学的需要,教师既可以在课前先画出图案,也可以就地取材,在地上画一个草图也行。(2)情境预设法。活动用具是最

5、好的情境设置器材。教师可利用上课所需要的器材,组合成一定的图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如上跳绳课前,教师先将学生用的绳子摆成花、树、蝴蝶等图案,然后再进行适当的语言描绘:'‘花儿对我们微笑,小树向我们招手,蝴蝶欢快地翩翩起舞,让我们一起欢快地跳起来吧!”(3)实物演示法。让体育课堂回归到生活当中,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实物来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可让学生减少对学习的陌生感。比如在教学障碍跑时,把障碍设置成“墙角、小树、消防栓”等,增加浓浓的生活情趣。(4)音乐渲染法。音乐对于情境的创设有着独特的渲染功能。教师绕教学的内容,巧妙伴以各种音乐,将会对体育课堂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比如在

6、运动量大的活动中伴以鲜明的鼓乐,而在运动后整理活动的时候采取舒缓的音乐,都是非常有益的。(1)角色扮演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故事性的游戏占有一定的比重。教师可以有意让学生来扮演游戏中的角色,让学生进入角色,掌握知识和技能。比如在教学“立定跳远”时,我创设出一个“森林运动会”的情境,让学生有的扮演青蛙,有的扮演胡猴,有的扮演兔子,以此来让学生主动参与。1.延展情境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掌握并不代表着教学活动的终结。教师要善于借助情境,把课堂教学的效果拓展到课堂之外,发挥举一反三的效果。(1)提升感觉。在引导学生进行整理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言语让学生反思本节课所学习到的

7、内容,尤其是某一个动作在进行过程中的注意点,使学生真正掌握技能。(2)发展创造。感觉的形成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就是学生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应用所学的内容。比如学过“往返跑”后,教师可以指着篮球场引导学生,从运球到被断球然后再追上断球,该如何达到最快。(3)课外拓展。情境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回馈到生活情境当中去。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要尽可能地把当节课讲授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课外生活中能够运用课堂学习的内容。当然,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绝不仅仅止于上文所述。此文纯属抛砖引玉,以期集思广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