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探究过程渗透思想方法

注重探究过程渗透思想方法

ID:32988708

大小:55.7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8

注重探究过程渗透思想方法_第1页
注重探究过程渗透思想方法_第2页
注重探究过程渗透思想方法_第3页
注重探究过程渗透思想方法_第4页
注重探究过程渗透思想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注重探究过程渗透思想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注重探究过程渗透思想方法教材简析:在数学基础理论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通常是以集合论为依据加以证明的。此外,也可以用计数公理来说明:任意两个数a与b相加,不论是a+b,还是b+a,结果都一样;类似地,任意三个数相加,不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还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计算顺序不同,并不影响计算的结果。本节课的知识点看似简单,但是学生真正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应用加法运算定律改变运算顺序进行简便运算,对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有更高的要求。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提出猜想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哪两位同学愿意帮助老师?请两位学生站到讲台上,将写有数字36、

2、57的两张卡片分别发给这两位学生。师:请同学们很快计算出36加57的和是多少?能用口算的尽量用口算。全体学生计算完毕集体订正后,教师将台上两位同学的位置调换,要求学生再计算两数之和。师:经过计算,你发现什么?小组讨论。师:是否所有的加法都有类似的结果呢?能举一些例子验证吗?评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探索并了解运算律,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本课以游戏导入,通过两个学生交换位置,求和结果不变,让原本抽象的知识简单化。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

3、学生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让学生大胆猜想、列举验证,为学习加法交换律做好铺垫。二、解决问题,探索规律(一)加法交换律的教学。1.让每个小组的学生把课前准备的小棒统一起来,任意捆成两捆(两捆根数不一样),并在小组中数出每捆有几根,再算一算两捆一共有多少根,写出相应的等式;然后将两捆小棒调换位置,算一算两捆小棒一共有多少根,写出相应的等式,再让学生回忆整个操作过程,并比较两个等式。2•创设情境,教学例lo课件出示例1,学生观察读题后,老师提出问题。师: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0+56=96(千米)56+40=96(千米)师:

4、谁能说说两道算式的含义。师:解决该问题可以用上午走的路程加下午走的路程,也可以用下午走的路程加上午走的路程。板书:40+56(=)56+40师:两个式子相等,什么变了?什么不变?发现什么规律?教师把该例题与捆小棒的活动联系起来讲解。师:把你发现的规律与小组同学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得出结论:两个数相加,可以调换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叫加法交换律。引导学生举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师:能用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吗?学生交流,教师引导用字母表示。师:加法交换律可用字母表示为:a+b二b+a。评析:教材提供的'‘主题图”只

5、是一个范例。在充分读懂主题图的基础上,教师可根据教学实情进行增删。教学例1前先补充求两捆小棒的根数,通过“具体一一抽象一一具体”的实际操作,学生在具体的计算中悟出规律,并抽象概括,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阶段。既拓展激活学生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在解决预设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再生成新的问题,很好地体现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新课程理念。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定律,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教师不仅注意思想方法的渗透,还让学生从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a+b=b+a中感受数学的对称美。(二)加法

6、结合律的教学。师: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88+104+9688+104+96=88+104+96=88+(104+96)(小括号的作用)=192+96=88+200=288(千米)=288(千米)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找出两道式子的异同,特别注意说明小括号的作用。师:(引导学生交流)你发现什么规律,能用自己的话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们吗?最好用文字把规律描述出来。先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几个数相加,可以先把任意两个数相加,再把所得的和与其他数相加,结果不变,叫加法结合律。引导学生举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

7、法结合律。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板书: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o评析:通过类比的思维方法进行加法结合律的教学,既节省学习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在这里不是停留在"给出公式,反复训练,多次强化,模仿记忆”的老一套计算教学模式上,而是让学生经历了观察、计算、比较等学习活动。此时,学生对探究加法结合律

8、的公式早已跃跃欲试,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课堂教学进入高潮,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计算、合作交流、汇报总结、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开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