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结构经济学――经济发展理论再创新

新结构经济学――经济发展理论再创新

ID:33040182

大小:77.92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2-19

新结构经济学――经济发展理论再创新_第1页
新结构经济学――经济发展理论再创新_第2页
新结构经济学――经济发展理论再创新_第3页
新结构经济学――经济发展理论再创新_第4页
新结构经济学――经济发展理论再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结构经济学――经济发展理论再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结构经济学一一经济发展理论再创新摘要:新结构经济学是近年来林毅夫教授对发展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世界性经济危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案例、主流经济学理论对现实问题的无能为力,促使林毅夫教授另辟新途来探索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本质和决定因素,最终推出为它们取得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和理论指导的第三波发展经济学理论一一“新结构经济学”。本文通过梳理新结构经济学的有关论述,给出其明确定义,并就该理论产生的历史脉络、内容要点、创新和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看法。关键词:新结构经济学;创新;发展理论;政府;市场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2、001-862X(2014)02-0029-0082012年9月,结束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高级经济学家任期仅三个月的林毅夫教授通过北京大学及英美各地的知名出版社推出了一系列反映他过去四年在世行工作期间研究成果的著作:《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1]、《繁荣的求索:发展中经济如何崛起》[2]、《解读中国经济》[3]等,积极为世界经济把脉,悉心为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问诊。他给发展中国家下一阶段经济发展提供的药方,就是其在自己的一系列经济学著作和论文中阐述并在诸多演讲和座谈会上大力推介的"新结构经济学”。现在,该理论在世界经济学界已引起

3、关注和讨论。那么,何谓“新结构经济学”?'‘新结构经济学”到底“新”在何处?该学说对中国和第三世界经济发展到底有何指导意义?本文拟围绕这三个问题梳理中外经济学界部分学者的观点,同时也提出一些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一、何谓'‘新结构经济学”(一)'‘新结构经济学”的定义为了帮助众多停滞不前的发展中国家找到一条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之路,推动它们减少贫困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林毅夫教授提出了一个被称为“关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及其变迁的新古典框架”,这个理论框架简称为'‘新结构经济学”笔者在研读林毅夫教授有关此学说及其他学者评述的众多文献中,发现除了上述界定比

4、较模糊的定义外,他们并未给出“新结构经济学”的具体含义。综合林教授和其他学者的论述,笔者给“新结构经济学”定义如下:所谓新结构经济学,是本世纪初世界各地的一些经济学家为了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找到一条长期可持续的包容性经济增长途径,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在分析历史上世界各国尤其是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发展道路和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研究和探索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及其变迁的本质和决定因素[4]、市场和政府的各自作用及其协同关系等问题而提出的一个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二)“新结构经济学”的要点'‘新结构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可概括为:第一,某一经济体的要素禀赋结构(

5、即土地或自然资源、劳动力、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相对丰裕程度)在每一特定发展阶段是相对稳定的,但会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变化。因此,一个经济体的最优产业结构也会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第二,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阶段是一条从低收入的农业经济一直到高收入的后工业化经济的连续谱,经济发展的每一个水平都是这条连续谱上的一点。因此,发展中国家并不一定需要按照发达国家目前的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状况来升级和改善自己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而是根据自己的要素禀赋结构特征和市场优先建立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第三,强调市场和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协同作用。其中,市场在经济发展的每一

6、个水平上都是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而政府则在制定政策和安排制度时起到提供信息、协调改善经济运行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和补偿外部性等作用。[1112二、“新结构经济学”的历史脉络从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标志经济学诞生的《国富论》算起,迄今为止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不到240年。作为其子学科同时也是新结构经济学母体的发展经济学,其出现和发展则更是最近六七十年的事情。简要梳理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其发展阶段及其各阶段的主导思想大致如下:(一)发展经济学0.0——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思潮这一阶段可谓前发展经济学时期,即发展经济学产生的预备和铺垫阶段。以现代经济学的诞生为源

7、头,其持续时间大致为1776-1942年。(1)在这一时期,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是帮助一国达到经济持续增长目标的最好办法。在这种经济环境下,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个体根据相互作用的市场和价格作出资源配置的所有决定,即他们自行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就像受到一支"无形的手”的支配,而政府对此不进行任何干预。然而,随着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是导致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和随之而来的经济大萧条的主因,该思潮渐渐失去在经济学理论中的主导地位,因此它作为研究国家经济发展主要分析框架的历史也随之结束。(二)发展

8、经济学1.0——结构主义理论这一阶段的大致时间应从1943年结构主义经济学发展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