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头鲂生长相关性状的形态和遗传分析

团头鲂生长相关性状的形态和遗传分析

ID:33044182

大小:4.25 MB

页数:74页

时间:2019-02-19

团头鲂生长相关性状的形态和遗传分析_第1页
团头鲂生长相关性状的形态和遗传分析_第2页
团头鲂生长相关性状的形态和遗传分析_第3页
团头鲂生长相关性状的形态和遗传分析_第4页
团头鲂生长相关性状的形态和遗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团头鲂生长相关性状的形态和遗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团头鲂生长相关性状的形态和遗传分析姓名:曾聪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水产养殖指导教师:王卫民201206团头鲂生长相关性状的形态和遗传分析摘要团头鲂(MegalobramaamblycephalaYih)又名武昌鱼或团头鳊,为我国特有种,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鳊亚科。自然分布较窄,原产仅在中国湖北省梁子湖、花马湖、淤泥湖和江西鄱阳湖等少数几个湖泊。本研究主要对团头鲂的3个种质资源区(梁子湖、鄱阳湖和淤泥湖)群体的可量性状和可数性状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运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17个形态性状以及对体质量的影响,通过配合力和

2、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可初步预测子代生长性状最佳的组合,并采用混合家系遗传参数估计法对6月龄团头鲂体长和体质量的遗传参数和育种值进行估计,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梁子湖、鄱阳湖和淤泥湖团头鲂的形态学比较研究对团头鲂的3个种质资源区(梁子湖、鄱阳湖和淤泥湖)群体的可量性状和可数性状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对可数性状进行方差分析表明,3个团头鲂群体在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胸鳍鳍条数以及臀鳍鳍条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以体长作为协变量对可量性状进行的协方差分析,显示3个团头鲂群体在全长、体高、头长、头宽、尾柄长、尾柄高、背前区长和腹鳍前长存在显著性差异。对可量性状建立

3、判别函数以及对可量性状平均值进行聚类分析表明梁子湖与鄱阳湖在外部形态上更为相似。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39.78%、2.63%和6.53%,累计贡献率为68.95%。多元统计显示梁子湖和淤泥湖之间的形态差异最大,而梁子湖和鄱阳湖的比较相似。通过计算变异系数,根据Mayr等提出的75%规则,认为它们的形态差异是种内不同地理种群的差异。2.团头鲂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实验选取240尾团头鲂,对全长、体高、体质量、体长、头高、头长、头宽、尾柄长、尾柄高、背区前长、吻长、眼后头长、背鳍基长、臀鳍基长、腹鳍前长、臀鳍前长、鼻间距和眼径等18个形

4、态性状进行了测量。运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17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团头鲂的大部分形态性状与体质量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只有全长(P1)、体高(P2)、尾柄高(P3)、背前区长(P4)、吻长(P5)、背鳍基长(P6)、臀鳍基长(P7)、臀鳍前长(P8)、鼻间距(P9)和眼径(PIO)对体质量的回归系数达到显著水平(P<0.05),构建的方程为:y=一1226.370+14.749P1+46.953P2+29.983P3+10.082P4—52.755P5+27.823P6+21.

5、749P7+10.444P8.29.445P94-53.868P10。剔除回归系数不显著的形态性状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体高和全长均直接作用于体质量,二者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分别为0.326和0.272,可华中农业大学2012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以作为预测团头鲂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通过对团头鲂的全长、体高和体质量间的回归分析发现,体质量与全长和体高之间都为等速生长。3.利用配合力和微卫星标记对3个地理种群团头鲂的杂交效果预测利用12对SSR引物对采自梁子湖、鄱阳湖和淤泥湖3个地理种群团头鲂的遗传多样性、杂合度和遗传距离进行了分析,并以3个种群的团头鲂为亲本,用完

6、全双列杂交方法建立全同胞家系,对F1个体体质量、全长进行了配合力分析,以期预测各种群间配组的杂交优势。在一般配合力分析中,父本全长和体质量配合力效应值大小依次为淤泥湖、鄱阳湖和梁子湖。母本全长的配合力效应值大小依次为鄱阳湖、淤泥湖和梁子湖,体质量的配合力效应值依次为梁子湖、鄱阳湖和淤泥湖。在特殊配合力分析中,鄱阳湖团头鲂种群内杂交组合相对效应值最大,其次为梁子湖作为母本与淤泥湖作为父本的组合,最小的为鄱阳湖作为母本与淤泥湖作为父本的组合。对3个种群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发现3个地理种群的团头鲂均具有较高程度的遗传异质性,梁子湖群体的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最大(0.881

7、7),淤泥湖最小(0.8606):有效条带数的结果和多态信息含量一致;三个群体的近交系数均为负值。梁子湖与淤泥湖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大(O.3362),梁子湖和鄱阳湖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小(O.2356)。平均标记索引系数为10.468,变化范围8.959-11.242。通过配合力和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可初步预测子代生长性状最佳的组合为梁子湖团头鲂作为父本和淤泥湖团头鲂作为母本。4.团头鲂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和育种值估计采用混合家系遗传参数估计法对6月龄团头鲂体长和体质量的遗传参数和育种值进行估计。从对表型的方差剖析来看,父母本带来的遗传方差组分远远大于环境方差组分。

8、团头鲂的体长和体质量遗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