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xx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xx市xx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ID:33075190

大小:110.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2-19

xx市xx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_第1页
xx市xx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_第2页
xx市xx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_第3页
xx市xx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_第4页
xx市xx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xx市xx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XX市XX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制单位:XX区人民政府实施日期:2015-1-1目录1总则11.1编制目的11.2编制依据11.3适用范围11.4预案体系21.5工作原则22组织体系32.1区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32.1.1指挥部主要职责32.1.2指挥部成员单位32.1.3指挥部办公室32.1.4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32.2应急工作组42.2.1综合协调组52.2.2监测预警组2.2.3污染控制组52.2.4卫生防护组52.2.5信息公开和宣传组53监测与预警63.1监测3.2会商3.3预警3.3.1预警分级63.3.2预警信息发

2、布与解除63.3.3特殊情况4应急响应74.1响应程序和响应分级74.2指挥与协调74.2.1指挥机制74.2.2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74.3应急监测4.4响应程序74.4.1Ⅳ级预警时的应急措施84.4.2Ⅲ级预警时的应急措施84.4.3Ⅱ级预警时的应急措施10II4.4.4Ⅰ级预警时的应急措施124.4.5特殊污染情况应急处置134.5信息公开144.6应急措施的执行与监督144.7应急终止144.7.1应急终止的条件144.7.2应急终止的程序145总结评估156应急保障166.1人力资源保障166.2监测与预警能力保障166

3、.3资金保障166.4物资保障166.5通信与信息保障166.6其他保障167预案管理177.1预案宣传177.2预案培训177.3预案演练177.4预案修订188附则198.1名词解释198.2解释198.3修订情况198.4实施日期199附件20II1总则1.1编制目的为提高XX区对重污染天气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控制和减缓大范围、长时间、重污染天气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建立、健全高效、快速的应急反应机制,制订本预案。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3、《中华

4、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4、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101号)5、《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的通知》6、关于印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X发[2010]113号)7、《城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X办函([2013]504号)8、《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X办〔2013〕106号)9、《XX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10、《XX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11、《XX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2、关于印发XX市突发事件

5、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XX办〔2011〕27号)13、《XX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14、《XX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阶段性实施方案》1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16、《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17、XX区制定的其他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方案及其他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办法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XX区行政区域内出现重污染天气及行政区域外发生的可能波及到我区的重污染天气的预防、预警、应急响应和处置。本预案所指的重污染天气,是指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

6、试行)》(HJ633-2012),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大于200的污染天气。1.4预案体系本预案是XX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组成部分。各街镇、XX世纪社区、XX工业区、XX功能区和区直有关部门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结合实际分别制定本辖区、本部门、本单位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与本预案共同组成XX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1.5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强化重污染天气预防与应急处置力度,把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消除或最大限度减轻重污染天气的伤害。同时,加强对重点大气污染源的监测、监控

7、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事件的预防、预测和预警体系,做到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隐患。2、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在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坚持属地管理为主,实行分级负责。各街镇、XX世纪社区、XX工业区、XX功能区和区直有关部门为责任主体,负责本辖区、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进一步加强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充分发挥部门的专业优势,提高快速反应能力。3、科学预警,及时响应。根据市里发布的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应急响应,采取与预警级别对应的应急响应措施。4、明确责任,强化落实。明确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职责分工,厘清

8、工作重点、工作程序,奖惩并举,严格落实工作职责,确保监测、预警、响应等应急工作各环节有人、有据、有序、有效执行。5、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建立健全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增强应对合力。广泛动员和充分发挥全社会力量,及时开展应急处置工作。2组织体系2.1区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