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乡村的提案

建设美丽乡村的提案

ID:33175805

大小:72.8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2-21

建设美丽乡村的提案_第1页
建设美丽乡村的提案_第2页
建设美丽乡村的提案_第3页
建设美丽乡村的提案_第4页
建设美丽乡村的提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设美丽乡村的提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城乡一体发展朔州市政协委员王兴荣去年底召开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建设美丽乡村这项内容,来造福全体农民。为此,我深入我们朔州10多个乡镇和40多个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进行了专门走访,就如何使我们朔州的广大农村真正成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干净整洁、农民生活幸福的新型乡村社区和促进农村社区物质文明、

2、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进步的美丽乡村建设这一命题进行了思考。美丽乡村现状及原因近年来,我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先后实施了两轮“五个全覆盖”,农村社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社区居住环境不断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村改革创新不断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新成就,正在不断向建设宜居、宜业的目标靠近,这也得到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好评。但也有16不少农村社区存在着房屋破败、“空心村”严重、“三留守”突出、污水乱流、垃圾成堆、柴草乱堆、房屋乱建、禽畜乱跑

3、等不良乱象;也有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服务设施不够完善,治安状况不容乐观,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组织涣散,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能力不强;卫生质量下降,影响农村社区居民正常生活,有损乡村社区居住环境。这些都对村庄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影响很大。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体制机制难协调,基层工作力量薄弱。美丽乡村作为一项系统的民生工程,涉及的职能部门较多,配套设施在安排上往往考虑本单位承受能力和关联项目的较为明显,整体规划的弹性和工程衔接比较松散,尚未形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互动共建的机制。扶贫、财政、交通

4、、水利、住建、环保、卫生、发改等部门都有类似项目,各自为阵,没有形成合力,在实施中主动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的少,各干各的一小块。二是美丽乡村要求的要素不能有机整合。美丽乡村因规划设计人员普遍匮乏,存在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公共事业等规划不到位或者与实际脱接,特别是县、乡都没有专门农村规划和建设的设计与管理相关机构和人员,极大制约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三是建设进展较缓慢。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涉及土地调整,而国家的农村土地政策是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美丽乡村16建设过程中土地流

5、转和承包地调整。四是思想偏差,工作推进缺乏主动意识。部分干部群众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主体意识模糊,存在畏难情绪,强调客观的多,大胆创新的少,工作较被动,担心形成新的乡村债务,存在观望和消极想法。有的群众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政府行为,群众只是配合,存在“等、靠、要”等依赖思想,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和发挥。还有不少农民认为土地、房屋是我的,我想在哪建、想怎么建就怎么建,谁也动不了、管不了我的一亩三分地,农民认识有待提高。也有的群众在村庄整治改建中涉及猪圈、房前屋后的零星树木等个人财产时,难以积极

6、配合极大地影响了工程进度。还有农村文化生活单调,不讲卫生、不讲文明行为时有发生,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貌尚未形成。五是产业支撑难培育。现在的大多数农村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工业企业很少甚至是为零,园区规模小,主导产业弱,产业组织化和发育程度低;品牌少,科技含量不高;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带动能力较弱;特色产业小而散,优而不强,规模效益不明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群众增收缓慢;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培育短时间内难以见效,美好乡村建设发展的定位实施较难。六是长效管理难到位。受小农思想的影响,部分群

7、众习惯小而多、少而全的自给自足庭院经济,加之美好乡村建管机制不健全,环境综合整治和日常维护不经常,群众门前三包实施难,乱倒垃圾、乱倒污水现象存在。16   建设美丽乡村建议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策引导作用、财政杠杆作用。需要充分调动农村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相关部门在实施村庄科学规划、农村环境提升、农村产业富民、公共服务完善、农村综合改革等项目上制定更加惠民的政策措施,把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迫切愿望化为具体行动。下面我就根据朔州“三农”工作实际,

8、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要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是什么就是要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任务要求,以深化提升新农村项目工程建设为载体,着力推进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形成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产业结构、农民生产方式和农村消费模式,促进生态文明和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建设。二、要明确美丽乡村建设达到什么实现“两有”,设施达到“五通三改两必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