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早熟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中早熟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ID:33197855

大小:20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2

中早熟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_第1页
中早熟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_第2页
中早熟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_第3页
中早熟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_第4页
中早熟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早熟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早熟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农学论文中早熟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周玉堂(兵团种子管理总站,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摘要:为探索中早熟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12年参加新疆中早熟玉米区域的15个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籽粒产量与各性状的关联度按大小顺序依次为百粒重、穗长、生育期、穗位高、黑粉病、株高、空秆率、行粒数、倒伏率、穗行数。在选育中早熟玉米品种时,应在保证百粒重和果穗长度的前提下,注重选择倒伏率低的品种。关键词:中早熟玉米;农艺性状;

2、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玉米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对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及满足饲料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玉米的产量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各因素对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决定了高产优质玉米杂交品种的选育方向。传统的对玉米杂交组合评价方法,一般只对产量结果进行数理统计上的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而对与产量有关的其他性状,如熟期性状、经济性状及农艺性状等,则常采用直观分析或平均数统计分析,其分析结果相互独立,关联性差,有时甚至影响到品种性状的丢失和育种工作的成败。目前,关于育种数据的处理方法很多,但由于目的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同。灰色系统理论是近

3、几年新发展起来的一门统计科学,该理论克服了以往数据分析的局限性,能够较好地为育种工作提供数据分析。邹永红[1]等人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作物新品种的综合评估;何代元[2]等人采用灰色系统中关联度分析方法,找出了百粒重、株高与玉米产量之间的关系。本文仅就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分析法,比较各种因素对籽粒产量的影响程度并进行讨论和分析,以探寻玉米育种工作的最佳途径。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选用参加新疆2012年中早熟玉米区试的15个玉米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各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见表1。1.2试验设计试验点共设6个,田间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6行区,行长5m,行距6

4、0cm,种植密度5500株/667m2,栽培管理措施同当地大田。取小区中间4行进行考种、测产,所考种的项目有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长度、百粒重、出籽率和产量。设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空秆率、倒伏率、黑粉病、百粒重为比较数列,用X1、X2、X3、X4、X5、X6、X7、X8、X9、X10表示,X0表示产量。应用DPS软件进行试验数据的灰色关联度分析。2结果与分析2.1数据的标准化处理11个性状指标的调查结果见表1。由于各性状数据的量纲不同,并且同一杂交组合中的各性状值相差较大,为了便于分析,先将表1中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其

5、结果见表2。计算公式为:X(K)=(X′i(K)-Xi)/Si。其中,Xi(K)为数据标准化后的结果,X′i(K)为原始数据,Xi为同一因素平均值,Si为同一因素标准差。2.2产量与各性状之间的绝对值差依据公式:△i(K)=|(Xi(K)-X0(K))|(i=1,2,3,…9;K=1,2,3,…10),求出与对应点的绝对差值,其计算结果见表3。2.3关联分析本试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见表4),中早熟玉米鲜穗产量与各性状关联度按大小顺序依次为百粒重、穗长、生育期、穗位高、黑粉病、株高、空秆率、行粒数、倒伏率、穗行数。该结果不仅表明了影响中早熟玉米产量较大的因

6、素,同时也表明了各因素对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其中,对早中熟玉米产量影响最大的性状是百粒重、穗长、生育期,其次是穗位高、黑粉病、株高、空秆率,对产量的影响相对居中,其他性状的影响相对较小。3讨论与结论3.1灰色系统理论在农业科研中的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具有结论明确、信息直观等优点,并且克服了其它统计方法需要大量样本的局限性。但在运用此种方法进行分析时,要注意一致性,防止因原始数据无量纲化处理的方法以及分辨系数等的不同,而使得出的关联度不同。3.2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评价影响产量因素的优先顺序,指导中早熟玉米育种是可行的当前中早熟玉米选育过程中,对影响产量的各性状要

7、求越来越高。本文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对代表当前中早熟玉米品种产量与生育期等的10个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百粒重、穗长、生育期以及穗位高度对中早熟玉米产量的关联度较高,对产量影响较大。因此,在中早熟玉米育种工作中,应着重选育生育期适宜、百粒重重、穗长长的品种,协调好各性状的关系,发挥其增产潜力。参考文献[1]邹永红,谭建林.基于综合灰色关联度加权法的玉米品种评价[J].南方农业学报,2011,42(8):1007-1010.[2]何代元,胡宁,刘经纬,等.不同密度下的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11(4):7

8、3-7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