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考带来的高考改革

新课程高考带来的高考改革

ID:33210021

大小:55.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2

新课程高考带来的高考改革_第1页
新课程高考带来的高考改革_第2页
新课程高考带来的高考改革_第3页
新课程高考带来的高考改革_第4页
新课程高考带来的高考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高考带来的高考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课程高考带来的高考改革  继山东、广东、海南和宁夏4省区之后,明年江苏进入新课程高考,2009年天津、福建、安徽、辽宁和浙江5个省市进入。据悉,到2013年,全国所有省份(港、澳、台除外)全部进入新课程高考。因此,今年4省区的新课程高考不是孤立的事件,它的初次实施,不仅可以检验4省区新课程改革的成效,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今后高考制度的进一步改革。  1.四省区新课程高考方案各具亮点  2007年6月,山东、广东、海南、宁夏4省区的高三学生作为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首批考生走进了高考考场。继4省区之后

2、,明年江苏进入新课程高考,2009年天津、福建、安徽、辽宁和浙江5个省市进入。据悉,到2013年,全国所有省份(港、澳、台除外)全部进入新课程高考。因此,今年4省区的新课程高考不是孤立的事件,它的初次实施,不仅可以检验4省区新课程改革的成效,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今后高考制度的进一步改革。  根据新课程改革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要求,4省区在考试科目设置方面作了大幅度调整。山东实行“3+X(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1”模式,广东实行“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模式,海南实

3、行“3+3+基础会考”模式,宁夏实行“3+小综合”模式。与之相对应的考试内容、命题方式和评价标准,也是各有侧重、各具亮点。  “基本能力测试”是山东省新课程高考的创新之举。考试内容涵盖了人文、科学、艺术、技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六大领域、12个学科的必修内容。对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及齐鲁文化均有所涉及,地域色彩明显;广东省则将“综合能力测试”改为“文科基础或理科基础”,在考查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考生自主选择的“X”选考科目;海南省实行基础会考且将会考成绩的10%计入高考总成绩,并将考

4、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纳入考生档案,为高考录取提供重要参考;宁夏2007年新课程高考与前两年高考具有衔接性,总体上试题难度适中,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纵观4省区的新课程高考,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它们所采取的措施、科目的设置都不同,但在指导思想、评价标准、追求目标等方面表现出一些共性,体现了高考改革目标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融合。  当然,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将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结果作为高等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是4省区新课程高考的一个亮点,但同时也是难点。在当前我国诚信机制并不完善的情况下

5、,综合素质评定是否公平可靠,没有量化的规定和考核办法约束,它到底能在高校招生录取中发挥多大的作用?由于区域之间、中学之间客观存在的水平差异,不同中学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与标准把握不尽相同,也将增加高考录取客观评定的难度。此外,4省区的高考基本上对文理科都有区分,从减轻学生负担的角度考虑,文理分科是合理并且必要的,但是否应在高中阶段就进行文理分科?哪些科目可以分文理,哪些科目又应统一标准和要求?应如何权衡高考中文理类科目所占比重?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2.体现素质教育理念追求教育公平  (一)

6、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考试命题具有可选性、开放性多重特点。  2007年的高考是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因此4省区的考试也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与要求。现行的高中新课程是根据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改革理念进行设置的,不同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模块进行修读。4省区高考新方案中的命题设置满足了考生选择的需要:如海南省的超量命题,限量做题;山东、宁夏、广东引入选做题机制,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了不同考生的不同需要,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学生不同学科发展倾向的形成,减轻他们的负担。引入选做题给了学生一个自由选择的空间

7、,是历年高考中不曾有过的,也是新课改高考命题与传统命题的最大区别之处。4省区的试题设计也力求与评价目标相一致,具有灵活性与开放性的特点。如山东的基本能力测试考题中要求考生回答《欢乐颂》的乐谱出处,读懂乐谱中的节拍、强弱等。这不仅是考查学生的知识面,还提醒考生平时应该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二)遵循素质教育的原则,综合评价成为录取参考依据。  高考的改革必须要和新课程改革一致,通过高考为实施素质教育发挥正面引导作用。4省区新课程高考都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考报名的必备材料和高考录取的重要参考指标,并

8、且在对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公正、客观。例如,海南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了课程评价,在思想道德、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体育、健康、合作精神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改革将评价主体落实到学科老师,以避免仅由班主任独自评价可能因主观而出现的偏颇。山东在选做题部分推出“文选理、理选文”,以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与新课程方案所强调的“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相吻合。只有选才标准从一元变为多元,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