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课堂学科教学情感教育研究

参考资料--课堂学科教学情感教育研究

ID:33254674

大小:121.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2-23

参考资料--课堂学科教学情感教育研究_第1页
参考资料--课堂学科教学情感教育研究_第2页
参考资料--课堂学科教学情感教育研究_第3页
参考资料--课堂学科教学情感教育研究_第4页
参考资料--课堂学科教学情感教育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课堂学科教学情感教育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学科教学情感教育研究<一>、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情感及情感教育1、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要求现状我们对全校近4000名学生进行调查,对课程设置及内容进行选择,回答是:<1>、回答不知道的有320人,占被查总数的8%;<2>、回答学校安排什么就学什么的有1120人,占被查人数的28%;<3>、回答希望开设自己喜欢的课程和内容的有2580人,占被查总数的64%。这说明多数学生希望开设自己喜欢的课程和内容,服从学校安排的比例也较大,这反映学生有对课程设置及其内容选择和需求。追踪调查其原因,回答是:<1

2、>、喜欢的课程及内容,自己感兴趣,学起来有劲头。也容易学懂、学好,本来自己就成绩差,底子薄,有的课程及其内容既枯燥又难学,而且对专业帮助又不大,所以我们就不想学。<2>、学校安排什么,就学什么。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考虑过,也不知道怎么考虑,如果学校给我们宣传介绍,我们就有了选择的目标。在学习未经选择的课程及内容时,学不懂怎么办?回答是:自己喜欢的就认真学,而且学得还不错,不喜欢的,开始是勉强学,但谈不上好不好的问题了,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就根本听不进去,时间长了干脆放弃不学。以上事实说明要达到课堂学科教学的目标,对

3、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满足学生情感需求的,学生就乐学,否则就消极怠学。2、学生对所学课程及内容的情感反映当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时,学生就会对它们产生兴趣,就有“爱学”、“想学”、“乐学”的心理反映。在学习过程中,就也会有游刃有余、轻松自如的内心喜悦感和快乐感,就会自觉配合老师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主动提问,其学习效果明显。与之相反,当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学生不喜欢时,学生最多只能迫使自己强学,但大多是消极怠学,由此带来的是内心烦躁、苦闷,如若不及时修正和调整,这种心

4、理反映就会越来越强,最后发展成为对课堂的抵触、不满,由此而引发一系列的课堂问题。这也是当前中职学校引发课堂矛盾和纠纷的症结所在。3、对课堂设置及其内容的情感教育与辅导<1>、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当前的中职生中,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且是留守学生,他们是家庭的宝贝、宠儿,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缺乏父母的呵护与管教,初中毕业后难以考上高中,文化知识水平低,但由于年龄偏小,在无奈的情况下,选择进入了中职学校学习,因此:第一、有些学生对所学学科及内容根本没有认识和辨别的能力,不能体验到各中的需求价值,因此,也无从谈起对

5、学科和内容的兴趣,更有甚者无论什么学科和内容他们都没有兴趣,因此他们的知识水准对学什么都有困难,何来兴趣之说?第二、还有一部分学生,只凭自己的感觉或人云亦云谈兴趣,实际上还是没有兴趣。第三、我们教育宣传工作做得不到位,致使学生对学科及其内容的需求情感肤浅、表象、低端。<2>、坚持长远性原则,教育学生对学科及内容的需求价值要从全局、长远的利益来考虑。第一、对未成年的中职生来说,有的课程内容现在他们还不能体验其价值,但由于他们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变化性,我们只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边教边让他们体验,也会逐步培养他

6、们对陌生课程的情感兴趣。第二、把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知识对个人需求的满足,最终是用来服务社会、服务人民,而社会又会给予个人回报。因此,我们在选择课程学科及内容时,要把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叠加在一起,加深对学科及内容的价值判断,不能单从个人需求出发而忽略社会需求。第三、-15-把个人需求与生产需求、择业需求、创造经济效益需求紧密结合,有的课程和内容能为我们以后的生活创造经济价值。因此,综合各种需求激发学生对学科及其内容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学科、内容宽度的选择。<3>坚持科学性原则,教育学生学校对课程和

7、内容的设置,不是凭空臆造随便配置的,具有相当的科学合理性。课堂教学的成败与学生对学科及内容是否有兴趣关系极大,但我们不能为了满足学生不成熟的兴趣,而简单取舍要通过多方面的、大量的教育与宣传,让学生清楚的理解学科与内容的价值存在,使学生对所学课程及内容产生兴趣,从而推动课堂学科教学健康发展。(二)课堂教学的情感交流使者-情感教师1.提出研究的根据教师是课堂教学科学知识的直接传播者,他的工作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但是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体验,又决定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是否认同和接受,固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又

8、是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情感度。我们对600名学生进行调查,:“你希望挑选任课老师吗?”回答是:(1)“没想过,学校派谁就是谁”。有30人,占调查总数50%.(2)“说不好,我心目中的每个老师都是好老师”。有90人,占调查总数15%.(3)“想过,但还是愿意服从学校安排”。有72人,占调查总数的12%.(4)“很想”。有408人,占调查总数68%.调查说明,大部分学生渴望优秀的老师给自己上课,想过而又愿意服从安排,说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