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污水治理可研报告

村庄污水治理可研报告

ID:33280702

大小:1.84 MB

页数:160页

时间:2019-02-23

村庄污水治理可研报告_第1页
村庄污水治理可研报告_第2页
村庄污水治理可研报告_第3页
村庄污水治理可研报告_第4页
村庄污水治理可研报告_第5页
村庄污水治理可研报告_第6页
村庄污水治理可研报告_第7页
村庄污水治理可研报告_第8页
村庄污水治理可研报告_第9页
村庄污水治理可研报告_第10页
资源描述:

《村庄污水治理可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涟水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前言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城市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水环境质量的下降是我国新世纪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完善城镇排水管网,实现污水的集中处理和相对集中处理,不仅能节省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和处理费用,而且能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减少城市污染,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有效利用城市空间,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近年来涟水县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治理水环境污染问题已成

2、为涟水县政府首要任务之一。涟水县政府在治理水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积极发展经济,治理空气环境、噪声环境等生态污染问题,力争在近几年内达到国家生态县建设标准,严格按照生态县建设的“十个统一,十个必接管”的基本原则开展涟水县域污水治理工作。在此前提下,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达到国家生态县建设的要求,涟水县政府决定实施涟水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一期工程。2011年12月我院受涟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着手编制涟水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人员经过深入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并广纳

3、各方意见,在《涟水县各城镇总体规划》及《涟水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规划》的指导下,通过各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各乡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及系统方案。本工程实施内容为:(1)污水处理厂2座:唐集污水处理厂(规模近期0.3万m3/d,一期工程0.05万m3/d)、五港污水处理厂(规模近期0.3万m3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13-涟水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一期工程0.11万m3/d);(2)区域污水提升泵站25座,镇区内部污水提升泵站2座;(3)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17座;(4)污水主管道

4、长度约383.1km,其中县域污水主管道长约179.3km,新建镇区内部污水管道203.8km;(5)工程投资:涟水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一期工程总投资约63312万元。在可研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涟水县建设、规划、水利、环保、交通等部门及涟水县各乡镇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13-涟水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概述1.1编制依据1)《涟水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规划》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2011年11月2)《江苏省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建设技

5、术导则》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0年2月3)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保厅等部门关于加强全省各级各类开发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7〕115号4)《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江苏省水利厅、江苏省环境保护厅,2003年3月)5)《涟水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年10月)6)《江苏沿江城镇污水处理规划》(2004-2020)(江苏省建设厅,2006年3月)7)涟水县各乡镇总体规划及相关文件8)业主提供的地形图及其他资料1.2编制范围涟水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

6、一期工程研究范围包括:(1)污水处理厂2座:唐集污水处理厂(规模:近期0.3万m3/d,一期工程0.05万m3/d)、五港污水处理厂(规模:近期0.3万m3/d,一期工程0.11万m3/d);(2)区域污水提升泵站25座,镇区内部污水提升泵站2座;(3)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17座;(4)污水主管道长度约383.1km,其中县域污水主管道长约179.3km,新建镇区内部污水管道203.8km;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13-涟水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3编制原则(1)遵循国家及地方有关的环

7、境保护政策、法规、规范和标准,以《涟水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规划》及各镇总体规划为依据,对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全面分析,为工程建设的决策提供可靠的论证和评价。(2)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期实施、远近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排污现状和镇区布局的特点,合理划分镇区排污分区,布置污水处理厂、污水管道和提升泵站。近期城镇新建区严格按雨污分流制布置污水收集管网,老城镇按截流式合流制逐步过渡为分流制布置污水收集管网,远期实现县域雨污分流制。(3)镇区内部污水管道原则上采用非满流重力管,一般起点管内底埋深为1.5~2.0m。当管

8、道穿过道路、河流及其他障碍物时,可考虑局部采用压力管。优化管道布置,尽量减少与较大河道的交叉,布置简捷顺直;镇区之间区域污水管道原则上采用压力管,在有条件且不增加污水提升泵站的基础上可部分采用重力管。(4)提升泵站的设置符合规划用地要求,并尽量通过系统优化减少泵站数量。泵站位置应方便污水管道进出,且满足交通、用电以及周围环境的要求,并注意节约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