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答案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

ID:33407521

大小:64.6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5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_第1页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_第2页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_第3页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_第4页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诗歌阅读答案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古代诗歌阅读答案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注释⑴莓苔:一作“苍苔”,即青苔。履痕:一作“屐痕”,木屐的印迹,此处指足迹古代诗歌阅读答案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⑵渚:水中的小洲。一作“者”。⑶春草:一作“芳草”。⑷“溪花”两句:因悟禅意,故也相对忘言古代诗歌阅读答案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禅: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123451.这首诗是如何

2、围绕“寻”字展开思路的?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参考答案】诗人沿路寻来,由莓苔上的屐痕猜想居者未曾出门;然后,由远及近,描绘道人隐居的环境,交代来访不遇;诗人雨后看松色、寻水源,领略清新宜人的山中美景,处处体现“寻”字。2•诗人并没有寻到常山道人,但结尾为什么说“相对亦忘言”?请结合你对“禅意”的理解进行分析。【参考答案】诗人希望通过访晤常山道人来体会清寂、闲逸的“禅意”,他看到了白云缭绕水边、芳草门前摇曳的道人居所,也欣赏到雨后松色青翠、山水清秀之景,虽寻访不遇,但已然体会到宁静、恬适的清趣,

3、无需与道人再言“禅意”,自然也就“忘言”了古代诗歌阅读答案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3)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答:幽静古代诗歌阅读答案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古代诗歌阅读答案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答:“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颜色丞相了出来。“随”字形象的表现了山道峰湖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通幽的遐思

4、。12345对“过”字简要赏析的,给2分;对“随”字简要赏析的给2分。[5]简要述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答:诗人兴冲冲步行山中拜访一位道士,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在他的居所周围寻找,仍未如愿。诗人不但没有失望惆怅,反而从周围的美景中获得精神惬意和心理的满足。他乘兴而来寻访道士,获得“禅意”后尽兴而返。[6]全诗是围绕着一个什么字来逐渐展开的?请结合诗歌做简要分析古代诗歌阅读答案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答:全诗围绕着题目的“寻”字,逐渐展开。“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突岀了一个“寻”字。颔联写由顺其

5、路而始入其居境,“春草闭闲门”意味寻人不遇古代诗歌阅读答案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后四句继写一路景观,“随山到水源”就是随山寻水源,而寻水源也就是寻道士,也紧扣一个“寻”字。【注释】莓苔:一作“苍苔”,即青苔。履痕:一作“屐痕”,木屐的印迹,此处指足迹⑵渚:水中的小洲。一作“者”古代诗歌阅读答案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⑶春草:一作“芳草”。⑷“溪花”两句:因悟禅意,故也相对忘言。禅: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12345【参考译文】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白云依偎安静沙洲,春草环绕道院闲

6、门。新雨过后松色青翠,循着山路来到水源。看到溪花心神澄静,凝神相对默默无言。赏析:《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此诗写寻隐者不遇,却得到别的情趣,领悟到“禅意”之妙处,通过写道士所居环境的静穆清幽,衬托了道士的超尘雅洁。全诗结构严密紧凑,层层扣紧主题,风格自然清新。诗是写寻隐者不遇,却得到别的情趣,领悟到“禅意”之妙处。结构严密紧凑,层层扣紧主题。诗题为“寻”,由此而发,首两句一路“寻”来,颔联写远望和近看,“寻”到了隐士的居处。颈联写隐者不在,看松寻源,别有情趣。最后写“溪花自放

7、”而“悟”禅理之无为,即使寻到了常道士,也只能相对忘言了。大历前后,是个感伤时代,很多诗歌都着意表现感伤色彩,但更多的是摆脫时代失意、政治苦闷、人世困惑,而追求宁静、冲远、淡泊的心理。刘长卿此诗也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心声”古代诗歌阅读答案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诗人兴冲冲步行山中拜访一位道士,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在居所远近寻找,仍未如愿,诗人非但没有产生失望惆怅,反而获得精神惬意和心理的满足。全诗围绕着题目的“寻”字,逐渐展开。“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开始二句就突出一个“寻”字来,顺着莓苔履痕

8、,一路寻来。语言浅淡质朴,似乎无须赘言:那人迹罕至的清幽山径,正是常道士出入往来之地,这里没有人间喧嚣,满路莓苔。履痕屐齿给来访者带来希望和猜想:幽人不远,晤面在即;否则就是其人出晤,相会须费些周折。颔联写由顺其路而始入其居境。两句写景平列,用意侧重“闭门”寻人不遇。“白云依静渚”,为远望古代诗歌阅读答案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白云絮絮,缭绕小渚。“依”字有意趣。越溪而至其巖扉,近看则“春草闭闲门”,蓬门长闭,碧草当门,道士不在寓所。如果说一路莓苔给人幽静的印象,那么这里的白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