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经典

浅谈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经典

ID:33419779

大小:59.3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5

浅谈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经典_第1页
浅谈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经典_第2页
浅谈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经典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教育是对学生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是现行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中华文化、宣传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形式。传统经典中承载的“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学生幼小的心灵,可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徳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孕育纯朴的民风。国学经典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利用青少年这一人生的黄金时间广泛诵读

2、国学经典,不仅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而且对于夯实学生的文化功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国学诵读关键在于对“诵读”的理解和把握。“诵读”即为“出声的读”,即通过长期诵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切记认为“诵读”就是全篇背过,进而111现死记硬背、单句背、单节背、先学拼音再背、先释义后背等现象,成为制约经典诵读进度的瓶颈。学校开展经典诵读可采取以下方式方法。(一)让经典走进课程。将国学经典融于学科教学。语文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等,里面有许多成语、典故、寓言、小故事等与经典内容密切相关,教师一方面课堂上要适吋展开,

3、引经据典,让教学内容更鲜活、更生动,让学生切实感受屮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探究经典中的奥秘,激发学生钟情经典的兴趣、信心和毅力。(二)学以致用,践行传统美德。结合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行为习惯养成等教育,可适当组织学生对照经典章句,在学习和生活中读,做到知、行统一。(三)寓诵读于游戏及活动之中。如在课间休息做游戏时,童谣可改成有节奏的国学经典名句。在文体活动中诵读经典,将经典内容编成文艺节目,既锻炼学生的创造才能,又使学生接受经典的教育。(四)加快诵读进度。要严格执行统一的诵读进度,定期更换篇目。诵读时最好通篇诵读,快速诵读,一气呵成,在规定诵读时间内

4、,学生能白然张口成诵最好,不能背过,也不要硬逼学生背过,要坚决贯彻“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原则。(五)保护诵读兴趣。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贵在天天诵读,持之以恒。要积极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圉,提倡通过经常的、轻松的大声朗读,自然成诵,不主张布置诵读任务和诵读指标,以保护学生的诵读兴趣资料短消息2006-2-1015:14:37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笫一条建议: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彖的学生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岀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一一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

5、故。■我们不妨打个比喻: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去提水,一个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来20桶。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说不定还会躺到医院里去。儿童从事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像这样各不相同的。一个学生对教材感知、理解、识记的快,在记忆中保持的长久而牢固;而另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进行的就完全不同:对教材的感知很慢,知识在记忆中保持的不久而且不牢固。虽然到后来(这是很常见的事),正是后一个学生在学习上、在智力发展上,比最初学习较好的那个学生取得了大的多的成就。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所

6、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也不存在什么对所有学生都一律适用的在学习上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一一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感悟:很浅显的道理,但却是我们常常忽略,甚至做不到的。加纳德的多元智能理论向人们展示了人的智能发展的不同;其实对同一个人,其智能的发展也存在阶段性,这一阶段发展的快,那一阶段发展的慢;对不同的人,同一种智能的发展也存在吋间的差异

7、性,有的学生的某种智能一开始发展得很好,到后來发展得很慢,而有的学生一开始可能不行,但后來居上。正如人的身体发育一样“小时候胖不一定胖”“小时候长得矮、长大不一定矮”一样,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存在相同现象,一定要根据他们的能力,区别对待,避免要求和评价的整体划一,更不要根据他暂时的学业成绩来武断他的未来,也许正如陶行知所说:“你的皮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屮有爱迪生”,任何一只“丑小鸭”在不久的将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