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网络的家族企业成长的研究

关于企业网络的家族企业成长的研究

ID:33424536

大小:2.11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2-25

关于企业网络的家族企业成长的研究_第1页
关于企业网络的家族企业成长的研究_第2页
关于企业网络的家族企业成长的研究_第3页
关于企业网络的家族企业成长的研究_第4页
关于企业网络的家族企业成长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企业网络的家族企业成长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2研究目的对于家族企业及企业网络的研究一直是这几年国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对于家族企业如何通过企业网络获得成长从而形成竞争优势,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解释。因此本文尝试根据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从企业网络对家族企业获取资源的影响入手,分析企业网络对于企业能力的影响,建立家族企业网络化成长的分析框架,从而为今后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1.3研究的内容和框架本文在企业网络和家族企业成长有关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企业网络的家族企业成长总体框架。全文一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文章绪论,提出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主要研究

2、方法。第二部分,综述了有关企业网络、家族企业和企业成长的理论,并对这一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的评述。第三部分,从企业成长所需的资源方面进行分析,对企业网络促进家族企业的资源获取进行了详细阐述。第四部分,从对企业成长影响较大的家族企业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两个方面,阐述了企业网络作用于家族企业能力的机制。第五部分,论述企业网络的具体形式与家族企业成长的关系。第六部分,构建了基于资源能力的家族企业在企业网络中成长的总体框架,并对全文进行总结。以下为全文思路结构图:8图!-1本文的思路和框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4.1研究方法本文整体

3、拟采用规范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案例研究方法,并采用结合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进行多学科的综合交叉分析与研究。1.4.2创新点(1)研究视角的创新。在研究家族企业成长的文献中,大多是从内部成长、并购、网络成长三种形式泛泛地论述,本文选取家族企业基于企业网络的成长这一视角,深入分析企业网络对于企业获取资源与能力的影响。(2)研究内容的创新。本文依据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详细地分析了企业网络对于企业获取财力、人力、物力、组织等资源的影响,从整体角度探讨了企业网络对于家族企业提高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影响,建立了家族企业基于企业网络成长的分

4、析框架。9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章理论综述2.1家族企业与企业网络研究综述2.1.1对家族企业的界定国内外许多研究家族企业的学者提出了自己的定义,下面列举几种有代表性的定义。哈佛大学教授唐纳利(RobertG.Donnely,1964)对家族企业的定义为,家族企业是指同一家族至少有两代参与这家公司的经营管理,使公司的政策和家族的利益与目标有相互影响的关系。他列出了家族企业的七个条件:①公司与家族的整体价值合二为一。②现任或前任董事长或总经理的妻子或儿子位居董事。③即使家族成员正式参与公司管理,但他的行为却在反射这家公司的信誉。④家族关系为决定继承经营管

5、理权的关系。⑤家族成员在公司的职务影响他在家族中的地位。’⑥家族成员藉他与公司的关系,决定个人一生的事业。⑦家族成员以超乎财务的理由,认为其有责任持有这家公司的股票。①美国著名的企业史学家钱德勒(Alf词D.Chandler,1977)将家族企业描述为:企业创始者及其最亲密的合伙人(和家族)一直掌握大部分股权。他们与经理人员维持密切的私人关系,且保留高阶层管理的主要决策权,特别是在有关财务政策、资源分配和高阶层人员的选拔上@。克林·盖尔西克(KelinE.Gersick,1998)认为:不论企业是以家庭命名还是有好几位亲属在企业的高层领导机构里,都不能由

6、此确定某一企业是家族企业,能确定家族企业的是家庭拥有企业所有权@。孙治本(1995)把家族企业定义为:当一个家族或数个具有紧密联盟关系的家族直接或间接掌握一个企业的经营权时,这个企业就是家族企业。@@I觚lI移ThefamilybusinesslJ】.HarvardBusinessReview,1964:105。l12国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7国克林·盖尔两克.家庭企业的繁衍一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68-69曲孙治本.家族主义与现代台湾企业[J].

7、社会学研究,l∞5(5)lO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潘必胜(1998)提出:当一个家族或数个具有紧密联盟关系的家族拥有企业全部或部分所有权,并直接或间接掌握企业经营权时,这个企业就是家族企业。①台湾学者叶银华(1999)提出以临界控制持股比率将个别公司的股权结构的差异性与家族的控制程度纳入家族控股集团的认定。他认为,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就可认定为家族企业:(1)家族的持股比率大于临界持股比率;(2)家族成员或具二等亲以内之亲属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3)家族成员或具三等亲以内之亲属担任公司董事席位超过公司全都董事席位一半以上。o储小平(2000)认为应该从股权和经

8、营控制权的角度把家族企业看成是一个连续分布的状况,从家族全部拥有两权到临界控制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