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文化符号仁礼异域传播的模因论阐释

《论语》中文化符号仁礼异域传播的模因论阐释

ID:33481020

大小:1.42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9-02-26

《论语》中文化符号仁礼异域传播的模因论阐释_第1页
《论语》中文化符号仁礼异域传播的模因论阐释_第2页
《论语》中文化符号仁礼异域传播的模因论阐释_第3页
《论语》中文化符号仁礼异域传播的模因论阐释_第4页
《论语》中文化符号仁礼异域传播的模因论阐释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中文化符号仁礼异域传播的模因论阐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密级:密级UDC密级:硕士学位论文《论语》中文化符号“仁”“礼”异域传播的模因论阐释作者姓名:张艳云学科、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号:212011050211004指导教师:杨春红完成日期:2014年4月ClassifiedIndex:UDC:密级:XihuaUniversityMasterDegreeDissertationAMemeticStudyoftheEnglishDisseminationofCulturalSymbols“Ren”and“Li”inTheAnelectsCandidate:ZhangY

2、anyunZhangYanyunMajor:ForeignLinguisticsandAppliedLinguisticsStudentID:212011050211004Supervisor:Prof.YangChunhongrof.YangChunhongApril,2014西华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作者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其他已申请学位或其他用途使用过的成果。与我一同

3、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愿意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日期西华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属于西华大学,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西华大学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印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4、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日期西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论语》是记录孔子思想的经典之作,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论语》中体现的儒学思想对中华民族和世界文化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自利玛窦首次将《论语》翻译成拉丁文起,四百年来,《论语》的翻译和英译研究从未中断。目前《论语》英译研究主要集中微观方面,如核心概念,翻译策略以及译本之间语言层面上的对比。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文化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道金斯(1976)首次提出模因概念以来,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解释文化传播现象。目前随着中国经典文化的英译西传

5、,不少学者开始以模因论为理论框架,从文化进化的视角研究中国文化经典的英译和传播。然而鲜有学者从模因论的视角,结合符号学理论对《论语》中文化符号“仁”和“礼”的英译做相关研究。本论文以模因论为主体理论框架,结合符号学的相关理论,以理雅格译本为研究范本,分析了《论语》中文化符号“仁”“礼”的异域传播。论文采用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符号模因异域传播图式,分析了文化符号“仁”“礼”异域传播的四个阶段,并详细论证了再符号化模因“virtue”“propriety”被西方读者接收的深层文化原因。本论文以模因整个传播过程为主线,通过分析文

6、化符号“仁”“礼”的异域传播过程,得出如下结论:(1)再符号化过程贯穿于模因传播的整个过程。模因在传播过程中为适应新的传播环境,需要不断地调整其外在形式和内涵外延,即不断地进行再符号化。从模因论的视角看,译文的实质是源域模因再符号化后的变体;(2)模因的两大特性,即情感共鸣性和文化顺应性有助于模因的异域传播。文化符号“仁”“礼”在西方世界快速传播是因为其再符号化变体“virtue”“propriety”具备情感共鸣性和文化顺应性两大特性。本论文从模因论的视角,分析文化符号“仁”和“礼”异域传播机制,一方面从文化进化的角度开拓了

7、文化符号异域传播研究的新视域,并指出了译文是源域模因再符号化的实质;另一方面《论语》中文化符号的异域传播经验,为中国其他文化典籍的异域传播提供了参考。关键词:模因论;再符号化;文化符号;仁;礼I《论语》中文化符号“仁”“礼”异域传播的模因论阐释AbstractTheAnalectsembodiestheideasofConfuciusandtheessenceof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ConfucianismembodiedinTheAnalectshasapositiveeffectontheC

8、hineseandworldcultureovertwothousandyears.ThetranslationandstudyofTheAnalectshavebeenconductedcontinuouslysinceMatteoRiccitranslatedTheAn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