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解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解析

ID:33549004

大小:64.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2-2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解析_第1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解析_第2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解析_第3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解析_第4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解析作者:郭元祥,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负责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个别化与情景化----课程目标解析(一)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内在要素,是指每一门课程实施所应达到的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质量规格或标准。《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实验稿)》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是:“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体目标包括: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

2、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态度,了解并学习运用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发展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应该说,这一目标是比较全面的,是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所提出的一种“普遍性取向”的课程目标,对指导纲要的设计而言,目标的表述是合理的。但对课程实施而言,这一课程目标还需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加以具体化、个别化和情景

3、化。否则,课程实施过程中会存在目标不落实,或目标表层化的局限性。一、超越“普遍性目标”取向在特定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实施过程中,课程目标的设计与达成有个具体化、个别化和情景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再度设计的过程,也是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目标分步达成的过程。如果在实施过程中仅仅有“普遍性取向”的活动目标设计,或者学生所理解的课程目标仅仅是一些宏观的设计,那么,学生在一个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所达成的所获也往往是笼统的、模糊的。难怪经常听到学生在总结交流阶段说:“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我们获得了书本上难以获得的东西”。

4、如果你进一步追问学生:究竟获得了那些书本上难以获得的东西?他们往往会无言以对,或者不知道究竟具体有哪些收获。这种状况存在的原因之一便是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目标过于宽泛、过于笼统、目标不具体。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普遍性目标”取向,是指在活动目标设计时仅仅提出总体目标要求的现象。如在不同活动主题的目标设计中提出:“本活动主题的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这种目标设计就是一种“普遍性目标”取向。实施过程中的“普遍性目标”取向仅仅把活动的根本原则、指导思想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价值

5、作为具体活动主题的目标,容易导致活动目标的不清晰、不具体,导致目标泛化。《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所提出的课程目标,更接近于“普遍性目标”,它是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价值和目标的一种总体设计。但在具体的活动主题实施中,学校和指导教师需要结合不同的活动主题、活动的内容、活动方式以及活动情景等实际,对不同主题的活动目标进行再度设计,提出具体化的、个别化的、情景化的课程目标。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实施过程中,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个别化和情景化是超越“普遍性目标”取向的必由之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个别化和情景化,是由“普遍性目

6、标”走向“行为性目标”、“体验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过程。不同活动主题的“行为性目标”,是指在目标设计时,对学生提出可操作、可行为化的活动操作方式要求、能力要求。“体验性目标”是对学生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提出的过程体验的要求、情感态度变化的要求。“表现性目标”是指对学生提出的个性化发展的要求。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上说,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基本上属于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体验性目标。在不同的活动主题中,只有“普遍性目标”的设计和笼统的目标要求,是不利于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有效性的。二、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的具体化、个别化和情景

7、化的策略(一)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具有内在的整体性,它既包括认知层面的目标,如知识与技能目标,也有过程与方法层面的目标,还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的目标。在具体的活动主题实施过程中,学校和指导教师在目标设计时,要保证学生在三个目标纬度都具体性的目标要求。在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任何一个活动主题都必须保证使学生活动对与活动主题有关的事物、现象的科学认识,引导学生在开放的实践学习中自主获得新知识。这些知识不是局限在某一特定学科课程的知识体系中。当然,综合实践活动的认知目标不是以获得体系化的书本知识

8、为首要目的。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无知”的课程,不是纯粹感性的课程。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每个活动主题的实施,都应该使学生了解、经历甚至初步学会某些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的方法意识和科学意识。比如,调查研究与访问、实验研究与观察、设计与制作、参与与服务等。不仅仅对学生提出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