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

我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

ID:33552085

大小:349.2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7

我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_第1页
我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_第2页
我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_第3页
我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_第4页
我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OFPEKINGUNIVERSITY(HEALTHSCIENCES)Vol.45No.3Jun.2013·337··专家笔谈·我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马军(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女与儿童青少年卫生学系,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北京100191)[关键词]肥胖症;近视;传染病;儿童;青少年[中图分类号]R17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67X(2013)03-0337-06doi:10.3969/j.issn.1671-167X.2013.03.

2、00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年5月7日发布)明确指出:儿童青少年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未来[1]的健康素质,必须把增强儿童青少年体质、促进他们的健康作为战略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实现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儿童青少年健康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但是,目前我国儿

3、童青少年健康面临许多问题,如肥胖、近视等常见疾病检出率居高不下,高血脂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成年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年龄不断前移,学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也是当前我国公共卫生面临的重要问题,已经引起相关部门和国家的高度关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的发展思路,将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和城乡社区常见多发病防治作为发展的优先主题。本文将重点探讨儿童青少年肥胖、近视和

4、学校传染病的流行现况及研究进展,以期对相关疾病研究、预防控制提供参考。1儿童青少年肥胖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和其他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发病基础和危险因素,现有证据表明,儿童期肥胖不仅影响儿童当前健康,还会导致成年期肥胖的发生及其相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风险升[2-3]高。美国一项队列研究发现,接近40%的肥胖青少年在30岁时成为严重肥胖患者,而在同龄体重正常[4]青少年中该比例不到5%。有研究发现,与体重正常儿童相比,超重、肥胖儿童在2731岁时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增加了8.5倍,血清总胆固醇升高的风险增加了2.4倍

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的风险增加了3[5]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风险增加了8倍。丹麦一项关于276835学龄儿童、青少年的研究发现,713岁儿童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与成年期非致命性冠心病事件的发生呈正相关,随BMI增[6]加,冠心病发生风险呈线性增加。有研究表明,儿童期肥胖独立于成年期BMI以及其他混杂因子(如家族[7]心血管病史等),能够增加成年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与死亡的风险。1985年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检出率较低,即使在大城市中,儿童青少年肥胖检出率男生仅为0.21%

6、和女生仅为0.18%,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13%和1.37%。20世纪90年代开始,超重检出率大幅上升,城市[8-9]增幅高于乡村,男生高于女生。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718岁阶段,城市男生、乡村男生、城市女生、乡村女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3.23%、13.76%、12.72%和8.56%;与2005年相比,超重检出率年均增长值分别为0.31、0.23、0.61和0.27个百分点,肥胖检出率年均增长值分别为0.30、0.10、0.34和0.17个百分点,乡村学生超重、肥胖增长速度超过城市学生,1

7、985年至2010年我国学生肥胖[10]流行趋势如图1所示。[11]根据相关研究,对6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流行现状进行分级,超重率+肥胖率≤15%、肥胖率≤△Correspondingauthor’se-mail,majunt@bjmu.edu.cn网络出版时间:2013-6-614∶43∶11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1.4691.R.20130606.1443.001.html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338·JOURNALOFPEKINGUNIVERSITY(H

8、EALTHSCIENCES)Vol.45No.3Jun.20134%为Ⅰ级;超重率+肥胖率在16%24%、肥胖率在5%9%为Ⅱ级;超重率+肥胖率≥25%、肥胖率≥10%[11]为Ⅲ级。依据该分级标准,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状况已接近中等水平,虽然与美国等一些发达[12]国家比较,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流行尚处于较低水平,但目前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