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创新性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高职创新性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ID:33559539

大小:218.4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7

高职创新性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_第1页
高职创新性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_第2页
高职创新性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职创新性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 5卷第 2期创新与创业教育Vol.5No.22014年 4月CHUANGXINYUCHUANGYE JIAOYUApr. 2014高职创新性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费水蓉,舒冬华(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肇庆,526020)[摘要]创新是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源动力,而创新的关键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高职院校如何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职院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性人才;专业技能[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

2、A[文章编号]1674893X(2014)02−0021−03 高职院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也担负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和学习需求,进行拓展训练,着自身特有的人才培养责任。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责任感、坚韧的品质和积极养的目标,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掌握职业(或专业)进取的心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在全院推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职业(或专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将国学经典纳入了公共必业)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那么,根修课程,自编教材,全校学生诵读弟子规,学

3、院宣据这一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专业技能,就要求传栏到处可见国学文化教育的名言名句,开展国学学生不仅具备专业和技能知识,还需要具有开创精知识竞赛,参观地方名人故居,共建国学实践基地神和创新的实践能力,有具备不断创新的素质。等。通过这些教育,学院“存好心、说好话、行好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实施“校企合作,事、做好人”的现象蔚然成风。我院成立的“北岭工学结合”的模式,全力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大讲坛”,知名教授、学者、专家定期给学院师生以专业能力为核心,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创传授各类知识,让大

4、家学习吸收不同的营养,激发业、创新”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工作方针。按公共师生的科研兴趣,给学院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基础、学科(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三方面建立更其次,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清晰的三级教学平台,贯彻“管用、够用、会用”要载体,为了打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我院的三用原则,努力探索培养创新性专业技能人才的在学生的第二课堂,校园活动可谓是“百花齐放、途径。姹紫嫣红”。“爱我工商”“为了母亲的微笑”“三爱一、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文化环境,培养创新一奉献”“五讲四美三热爱”一系列的

5、活动都为我人格院学生塑造创新性人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创新性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不同类型的学生社团也是我院培养创新人才的重格三个方面的素质特征,而创新人格又是创新性人要平台,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才的根本。所谓创新人格,包括创新责任感、使命他们注重社团文化,具有较强的社团凝聚力,每年感、事业心、执着的爱、顽强的意志、毅力、能经各种不同的社团活动以及文艺汇演可见一斑,在弘受挫折和失败的良好心态以及坚韧顽强的性格,这扬工商的主旋律上,他们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坚持创

6、新,做出成果的根本保障,为了锻炼学生二、重视基础知识学习,提升创新能力创新性人格,我院坚持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和专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与素质教育,这也是我院教业学科基础知识。它们对于创新非常重要,是创新育教学改革的重大成果。首先,学院引进了清华素性专业人才的必备知识土壤。但在实际教育工作质拓展项目,并将其纳入教学体系,根据13 年级中,却也存在着许多学校因为思维近视、急功近利[收稿日期]20140218;[修回日期]20140311[作者简介]费水蓉(1981

7、),女,瑶族,湖南永州人,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舒冬华(1975),男,湖南常宁人,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职创新创业教育.22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年第 5卷第 2期抑或其他目的,在创新性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短期效上职称的专家担任。学院确立了 2 批共7 个重点专应而轻基础知识和通识教育的现象,寄希望于通过业,13项精品课程建设。现有省级重点(培育)专仅仅几个“工程性”的项目就达到创新素质培养的业 2 个,省级教学改革培育项目

8、 5 项。目标。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劳动岗位对创新性人(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才的最基本要求,拥有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才可订单式人才培养是综合性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以实现以不变应万变进而在劳动岗位上做出创新模式,在目前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情况下,根据用人性业绩。公共基础知识是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基单位的相关要求,按订单培养成为解决就业难题的[1]础。然而我国高职教育在强调工作技能的观念作用法宝之一。下,突出的弊端就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自然科“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与用人企业学教育相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