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ID:33562140

大小:34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27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_第1页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_第2页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_第3页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_第4页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填空题: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或某些行为方式叫做性状。2、每种生物所繁殖的新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上都和自己的亲代相似,这种现象叫做遗传。3、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在细胞核内存在着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叫做染色体。4、染色体主要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简称DNA)和蛋白质组成。5、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在DNA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小单位,这些小单位就是基因。6、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目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7、在世界上,除了同卵双胞胎之外,几乎不存在DNA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因此,人们将

2、DNA序列图谱称为DNA指纹或基因指纹。8、“人类基因组计划”是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科学家首先提出,能与“阿波罗登月计划”相媲美的宏伟计划。9、“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要测定人类24条(22+X+Y)染色体的DNA分子中的全部基因,解读它们包含的遗传信息。10、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的国家有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中国。中国是其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11、2002年中国科学家完成了水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他们为培育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提高中国粮食自给能力,解决全球粮食问题做作出了重要贡献。12、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

3、做相对性状。13、在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现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14、生物的性状常由一对基因控制,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15、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16、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至于隐性基因,只有成对基因都是隐性的才能表现隐性性状。17、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通常是成对存在的,精子和卵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内的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

4、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又与体细胞一样了。18、生物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后代个体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19、人的体细胞内含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与性别决定有关,这对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其余22对与性别决定无关称为常染色体。20、男女性别与受精卵携带的性染色体有关。如果受精卵携带的性染色体为XX,则发育成女孩;受精卵携带的性染色体为XY,则发育成男孩。21、现已发现,性染色体上部分基因与男女性别决定有关。人的Y染色体上发现了一个与性别决定有关的基因——SR

5、Y基因,该基因能刺激原始胚胎性腺形成睾丸,因而发育为男性。22、美国年轻的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年轻的物理学家克里克揭示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23、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叫做变异。变异现象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24、生物的变异,有遗传的和不遗传的之分。只是由于外界环境条件变化引起的的变异,并未涉及到遗传物质的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第10页共10页25、可遗传的变异,其遗传物质的改变有多种可能,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26、对于某种生物个体来说,有的变异能提

6、高它的生存和繁殖能力,是有利的变异;有的变异会降低生物体的生存和繁殖能力,是不利的变异;而大部分变异不会影响生物正常的生理活动,这样的变异是中性的。变异对生物个体是否有利,还要取决于生物体所处的环境。27、在育种上,人们可以通过人工的方法对生物进行处理,使生物体内的染色体或基因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新的变异个体,再从中选择对人们有用的变异类型进行培育,因而获得新的品种。28、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疾病,可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29、单基因遗传病是指由一对基因异常引起的遗传病,按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又可

7、分为显性遗传病和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就是隐性遗传病。30、多基因遗传病是指由多对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唇裂。31、由于染色体的数目或形态、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叫做染色体遗传病,如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和猫叫综合征。32、优生是指让每一个家庭生出健康的孩子。优生学就是应用遗传学和医学的原理及方法,减少患有遗传病及缺陷的患儿出生,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的一门科学。33、根据遗传学的研究,每个人都携带5~6个不同的隐性致病基因。血缘关系越近,相同的基因越多。如果近亲结婚,使两个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相遇的机会增大,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就增高。34、禁止

8、近亲结婚是提高人口素质,预防遗传性疾病发生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35、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都属于近亲。所以,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36、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