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中“学情”的理解

学情分析中“学情”的理解

ID:33584956

大小:18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27

学情分析中“学情”的理解_第1页
学情分析中“学情”的理解_第2页
学情分析中“学情”的理解_第3页
学情分析中“学情”的理解_第4页
学情分析中“学情”的理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情分析中“学情”的理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情分析中“学情”的理解2015年08月18日09:49来源:《全球教育展望》2015年第2期作者:谢晨胡惠闵字号  作者简介:谢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上海200062;胡惠闵,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上海200062  内容提要:本文回顾了近十年国内学情分析研究对“学情的概念”的探讨,发现已有研究的主要追求是尽可能全面地列举、归纳“学情”所包含的内容。然而,这些榜上有名的“学情”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究竟是否经过了科学论证?通过论证的学情,又是否有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弥补其造成的学业差异?本文试图回答这两个问题,

2、并提出新的学情准入标准。  关键词:学情学情分析概念研究   标题注释: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与公告机制研究”(11JJD880010)研究成果。  以“学”定教是理论研究者和一线教师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时至今日,“学情分析”要分析的“学情”究竟指什么、具体包含哪些项目,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一线教师在进行学情分析时,通常也是凭着经验、感觉进行。究其原因,是对“学情”这个概念所包含的关键特征还没有认清、认全。  理解什么是学情有三个基本问题要回答:定义学情的方式有哪些?不同的定义方式对学情

3、的理解有何异同?定义学情需要考虑哪些相关因素?要清晰、合理地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对目前关于学情概念的界定进行梳理,厘清学情概念的不同理解,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研究方法  本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既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鉴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在中文文献存储方面的权威性、全面性以及可获得性,本文以中国知网的“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检索的主要范围。  检索词的确定,是影响检索是否全面的关键。在文献检索和阅读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同的研究者常常使用不同的名词来探讨“学情分析”这个领域。为了更全面、完整地掌握既有研究的面貌,笔者在研究中不断挖掘、

4、积累“学情分析”的同义词、近义词,并不断用新获得的关键词搜索文献。本文最后确定的检索词有:学情、学习需要、学习需求、学生需求、学生需要、学习者分析、学生分析、分析学生、了解学生、教学对象分析、以学定教、差异教学。...  最终执行检索时,各项检索条件的设定如下:学科领域为“社会科学Ⅱ辑”,内容检索条件为“篇名①”检索,输入上述检索词进行“精确匹配”,检索词之间为“或含”关系,文献来源为“核心期刊或CSSCI”,不对发表时间进行限制。共得文章467篇。此外,在知网的“博硕士论文数据库”和一次国际会议中又得到3篇重要文献。  在此基础上,本文确

5、定了文献筛选的四大原则:优先考虑核心期刊、优先考虑有明确定义的文章、优先考虑与本研究问题相符的成果、平衡不同类型的研究文献。再经过去除重复的、模糊的文章等步骤,最后选出58篇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献。本文正是基于对这58篇文献的分析得出相关研究结论。  二、研究发现  研究发现,学情概念的界定方式主要有三种,三种方式对学情理解视角各不相同,最终形成的学情定义及对实践的指导也不尽相同。  (一)用概括性的方式给“学情”下定义  第一种是通过概括性的界定方式来给学情下定义,即用概括性的、抽象的、较全面的方式来呈现学情概念。共有9篇文章采用了这样的方

6、式。(见表1)  表1显示,概括性的界定方式,对学情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学情”即“学生的情况”。这也是人们通常对这个词字面意思的直接反映。但这一共识也带来如下麻烦:学生身上的信息太多了,比如说学生的性别、籍贯、兴趣、爱好、特长等等,到底该关注哪些?  于是,有研究者便给学生情况添加限制条件,缩小范围。如钟祖荣将学生情况限定为“学习方面的情况”,陈隆升则将条件限制“在课堂里”。丁恺与耿岁民则采用“变量”一词,将“与学习者相关的一切变量和因素”纳入其中。但不同的是,他们从另一个角度对学情中的“学生信息”...加以限制,尤以耿岁民的表达最为清晰:

7、学情必须是“影响教与学效果”的那些信息。他们认为,在分析学情时,研究者通常会很关注诸如学生的性别、家庭背景等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但是这些信息并不属于“学习方面的情况”。学情分析的目的是指导教学,无论是不是学习方面的信息、是不是课堂内的信息,只要是真正对教学效果产生重大影响的学生变量,都是需要考虑的。  那么,“来自学生的影响教学效果的变量”到底有哪些呢?如果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指导教学,就必须把抽象的定义化为具体内容,于是就有了列举式的学情概念界定方式。  (二)用列举式的方式给“学情”作归纳  列举式的界定方式将与学生学习情况相关的信息一一列举

8、出来,以此作为学情概念的内容。有28篇文章采用了这种定义方式,讨论了“学情分析”中的“学情”具体指的是学生哪些方面的信息。  最流行的列举方式即头脑风暴式的自由联想,想到哪些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