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短链的理念与实践

食品短链的理念与实践

ID:33637625

大小:71.9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7

食品短链的理念与实践_第1页
食品短链的理念与实践_第2页
食品短链的理念与实践_第3页
食品短链的理念与实践_第4页
食品短链的理念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食品短链的理念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食品短链的理念与实践杜志雄檀学文(本文发表于四川社科院《农村经济》2009年第6期)一、食品短链的理念1.食品短链兴起的背景当前世界农业和食品业领域获得的巨大成就,如多数人口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庞大食品产业部门的建立以及营养健康状况的改善,主要来自于现代农业的发展。现代农业模式从生产技术的角度,就是典型的所谓的“石油农业”;从经营组织角度,就是典型的所谓的农业工业化、食品标准化和企业跨国公司化,在国内就是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也可以形象地概括为食品产业链的延长和最终产品附加值的增加。然而,现代农业既为人们带来了丰富而廉价的食品(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大量的国民经济增加值以及不菲

2、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这些问题主要包括:(1)大规模的食品工业化生产导致了对小农生产模式的破坏,致使世界上大量小农户的家庭生计不能维持,甚至破产;(2)食品的标准化生产破坏了食品当中应当包含的地域、文化、口感、多样性等价值,使人类饮食需求面临生态危机;(3)工业化食品生产模式以市场经济规律为圭臬,忽视食品体系造成的负外部性影响,包括水资源的耗费、农业环境的恶化,以及长距离贸易导致的大量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等。2.食品短链的主要理念与内容在这种背景之下,近年来,伴随着对上述“现代”食品供应链模式的反思,国际上(特别是在欧洲)出现了两个方向的主要的应对思路,

3、一是寻找和实现所谓的农业的“多功能性”(multifunctionalityofagriculture),在农业产品价值之上附加文化和环境价值,即在现代农业体系之内寻找出路;二是实践一系列的所谓“替代性食品体系(alternativefoodsystem)”,即在现代食品体系之外的传统经验和智慧中寻找创新性出路。欧洲替代性食品体系的探索主要是针对上述“传统”食品体系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展开的。替代性食品体系中较为代表性的实践模式有“都市农业(urbanagriculture)”、“本地化食品(1ocalfood)”、“慢食(slowfood)”、“短链食品(shortfoodsuppl

4、ychain)”等。 实际上,其中的多数模式都不是新鲜事物,它们都是千百年来在世界各地延续下的传统食品生产方式。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是为了适应当代现实需求,从而向传统农业和传统食品生产模式中的精华部分回归。传统农业在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受到了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背景下的石油农业的严重威胁而濒临消亡的边缘,人们都在为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现代农业而欢呼。替代性食品体系运动的兴起的意义正是在于对多样化农业和食品生产模式的尊重和恢复。根据一些国际同行的研究,本地化食品是指利用本地原材料和生产资料生产、在本地消费、并能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和就业的食品(ForsmanandPaananenmtt,2002)

5、。从问题导向性看,鼓励本地化食品意味着反对食品的长距离贸易和运输。短链食品是一个包容性更强的概念,指用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本地化、可持续、替代性食品。其中的“短”字不只是指空间距离,同时与围绕着产品的各种信息的传播有关。“短”意味着各类信息都是透明和可见的,即通过中间环节的尽可能减少来确保消费者尽可能了解食品生产和流动过程的全部信息(Gralton,2009;Sustain,2008)。在这个意义上,本地化食品以及其它提法如慢食、都市农业等各种替代性食品体系其实都可以用短链食品来形象地概括。具体地说,食品短链与现代食品产业链有以下区别(表1)。 二、两个食品短链的案例在上述

6、观念的基础上,世界各国都在自觉和不自觉地开发各式各样的短链食品实践模式,其中欧洲国家与他们所秉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样,从思想、理念到行动表现得更为自觉、积极和主动。各国通常的做法有两种思路,一是在本地的食品企业与本地的消费者之间建立联系,二是在本地的食品生产企业与餐饮业之间建立联系。1.都市型农业——在本地食品生产与消费间建立联系都市农业在国内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都市农业是指为满足城镇、城市或者大都市的消费者日常需求而采用集约化生产方法,对自然资源和城市废弃物进行利用和再利用,在城市内部和城市周边的土地和水面上所进行的生产、加工和销售食品和燃料的产业(J

7、acSmit,AnnuRattaandJoeNasr,1996)。中国的都市型农业的概念系从都市农业转化而来,主要是指位于城市的郊区甚至更远的地区,为满足城市的消费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多样化的农业类型,具有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功能。都市型农业与都市农业的共同点在于城市需求导向性;不同点在于地域特性,前者强调城市外围更大地域内的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后者强调城市内部及其周边的相关产业的功能(檀学文,2003)。当前,中国的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大城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