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成像原理和妇产超声诊断临床基础

超声成像原理和妇产超声诊断临床基础

ID:33668181

大小:34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8

超声成像原理和妇产超声诊断临床基础_第1页
超声成像原理和妇产超声诊断临床基础_第2页
超声成像原理和妇产超声诊断临床基础_第3页
超声成像原理和妇产超声诊断临床基础_第4页
超声成像原理和妇产超声诊断临床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超声成像原理和妇产超声诊断临床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章超声成像原理和妇产超声诊断临床基础第四节女性盆腔应用解剖(一)外生殖器女性外生殖器指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又称外阴,包括耻骨联合下缘至会阴及两股内侧之间的组织。包括阴阜、大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后者为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其前为阴蒂,后为阴唇系带,前方有尿道外口,后方有阴道口,在此区域内尚有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口、阴道口及处女膜。(二)内生殖器女性内生殖器指生殖器内藏部分,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后二者常被称为子宫附件,见图1-4-1。图1-4-1女性内生殖器示意图1.阴道:位于骨盆下部的中央,为性交器官,亦是月经血和胎儿娩出的通道。其

2、壁由粘膜、肌层和纤维层组成,上端包围子宫,下端开口于阴道前庭后部,前壁与膀胱和尿道邻接,后壁与直肠贴近。故从上下而论,其位于外阴部之上,子宫颈之下;从前后而言,则处于膀胱之后,直肠之前。环绕宫颈周围的部分称阴道穹隆,可分前、后、左、右四部分。后穹隆较深,其顶端与子宫直肠陷凹贴接,后者为腹腔的最低部分,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阴道的上端比下端宽,后壁长约10~12cm,前壁长约7~9cm。平时阴道前后壁互相靠近。而左右两侧壁的前后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使阴道的横断面看起来像空心的“H”字形。?2.子宫:为一空腔器官,腔内覆有子宫内膜,从青春期到更年期,子宫内

3、膜受卵巢激素的影响,有周期性改变并产生月经。性交时,子宫为精子到达输卵管的通道;受孕后,子宫为晚期囊胚着床、发育、成长的所在;分娩时,子宫收缩使胎儿及其附属物娩出。子宫位于骨盆腔中央,呈倒置的梨形,前面扁平,后面稍凸。成年妇女的子宫重约50g,长约7~8cm,宽4~5cm,厚2~3cm;子宫腔容量约5ml,子宫上部较宽,称子宫体,其上端隆突部分称子宫底,子宫底两侧为子宫角,与输卵管相通,子宫下部较窄呈圆柱状,称宫颈。子宫体与宫颈的比例,婴儿期为1∶2,成年妇女为2∶1-7-。子宫腔为一上宽下窄的三角形。在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子宫峡部,在

4、非孕期长约lcm,其下端与子宫颈内腔相连。子宫峡部的上端,因在解剖上较狭窄,又称解剖学内口;峡部的下端,因粘膜组织在此处由子宫内膜转变为子宫颈粘膜,又称组织学内口。宫颈内腔呈梭形,称子宫颈管,成年妇女长约3cm,其下端称子宫颈外口,连接阴道顶端。(1)组织结构:子宫体壁由三层组织构成。外层为浆膜层,即脏层腹膜,中间层为肌层,内层为粘膜层,即子宫内膜。①内膜:较软而光滑,为粉红色粘膜组织。从青春期开始,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其表面2/3可发生周期性变化,称为功能层;靠近子宫肌层的1/3内膜无周期性变化,称为基底层。子宫内膜在月经周期中及妊娠期间有很大

5、改变。②子宫肌层:为子宫壁最厚的一层。肌层由平滑肌束及弹力纤维所组成,肌束排列交错,非孕时不易分清,大致可分为3层:外层纵行,内层环行,中层多各方交织。肌层中含血管,子宫收缩时,血管被压缩,故能有效地制止子宫出血。③子宫浆膜层:即覆盖子宫体底部及前后面的腹膜,与肌层紧贴,但在子宫前面近子宫峡处,腹膜与子宫壁结合较疏松,向前返折覆盖膀胱,形成膀胱子宫陷凹。在子宫后面,腹膜沿子宫壁向下,至子宫颈后方及阴道后穹隆,再折向直肠,形成直肠子宫陷凹,亦称道格拉斯陷凹,并向上与后腹膜相连续。覆盖在子宫前后壁的腹膜并向两侧延展,子宫两旁的前后叶会合,形成阔韧带。④子宫

6、颈: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亦含有平滑肌纤维、血管及弹力纤维。宫颈粘膜受性激素的影响也有周期性变化。(2)子宫的韧带:子宫共有4对韧带,维持子宫于正常位置。①圆韧带:起于子宫双角的前面、输卵管近端的下方,然后向前下方伸展达两侧骨盆壁,再穿过腹股沟终止于大阴唇前端。其作用是使子宫底保持前倾位置。②阔韧带:为一对翼形的腹膜皱壁。由子宫两侧开始,达到骨盆壁,将骨盆分为前后两部,前部有膀胱,后部有直肠。③主韧带:在阔韧带的下部,横行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为一对坚韧的平滑肌与结缔组织纤维束,又称宫颈横韧带,为固定宫颈位置的重要组织结构。④子宫骶韧带:从宫颈后面的

7、上侧方向两侧绕过直肠到达第2、3骶椎前面的筋膜,韧带含平滑肌和结缔组织,外有腹膜遮盖,短厚有力,将宫颈向后向上牵引,间接地保持子宫于前倾位置。由于这些韧带以及骨盆底肌和筋膜的支托作用,使子宫维持在正常位置,即当直立时,子宫底位于骨盆入口平面稍下,宫颈外口接近坐骨棘水平,子宫体向前倾,宫颈则向后,两者之间形成钝角,使子宫体呈前屈。因此,正常的子宫位置是前倾前屈的。-7-3.输卵管:为一对细长而弯曲的管,内侧与子宫角相通,外端游离,与卵巢相近,全长约8~14cm。输卵管为卵子与精子相遇的场所,受精卵由输卵管向子宫腔运行。根据输卵管的形态可分为4部分:①间质

8、部,为子宫壁内的部分;②峡部,为间质部外侧的一段;③壶腹部,在峡部外侧,管腔较宽大;④漏斗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