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泰共同语与匈奴语

阿尔泰共同语与匈奴语

ID:33692238

大小:5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8

阿尔泰共同语与匈奴语_第1页
阿尔泰共同语与匈奴语_第2页
阿尔泰共同语与匈奴语_第3页
阿尔泰共同语与匈奴语_第4页
阿尔泰共同语与匈奴语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尔泰共同语与匈奴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阿尔泰共同语与匈奴语*此为我在一篇未发表的旧稿基础上修改补充写成。耿世民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阿尔泰共同语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各国学者对此理论的最新看法。匈奴语也是世界阿尔泰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作者介绍了德国学者普里察克教授等人提出的最新观点。关键词:阿尔泰共同语匈奴匈奴语匈人匈语作者简介:耿世民:1929年生,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导,中国阿尔泰学会名誉会长。InthisarticletheauthordiscussedthetheoryaboutthecommonAltaiclanguagesanditsnewdevelopment.Itisalsoadis

2、putedproblemonthelanguageofXiongnuorHun.HeretheauthorintroducedthenewviewpointsofProf.O.Pritsakandothersaboutthisproblem.Keywords:AltaiccommonlanguageXiongnuXiongnuLanguage阿尔泰共同语这只是个尚未被完全证实的假设理论。首先介绍所谓的乌拉尔-阿尔泰(Uralic-Altaic)语系。现代语言学分类上,在欧亚大陆上有两大组语言,一为乌拉尔语(芬兰语、匈牙利语等,也称芬-乌戈尔Finno-Ugric

3、语),一种是阿尔泰语。此外,尚有所谓的古西伯利亚语、古亚洲语等。早在18世纪上半叶就有学者认为乌拉尔语和阿尔泰语之间存在亲属关系。这是根据语言结构上的相似提出的,如:1)元音的和谐,2)名词没有性的区别,3)无冠词,4)词的变化是通过后加附加成分表示,无内部屈折变化,5)使用后置词,6)助动词,7)有表示不同意义的小品词。首先提出这一理论的是瑞典人JohannvonStrahlenberg。他在战争中曾被沙皇军队俘虏,在西伯利亚住过较长的时间。之间他调查了属于芬、乌、突厥、蒙古等语言。他统称之为靼鞑语(Tatar),地区上则称之为Tatarya。他的根据只是结构

4、上的相似,并把这些语言分为六组:1.Uighur(按这里指乌戈尔-芬语,不是维吾尔语)2.Turk-Tatar(突厥-靼鞑)3.Samoyed(萨莫耶语,此组语言大部分已消亡,或被突厥化,如土瓦Tuwa人)4.Mongol-Manchu(蒙古-满洲)5.Tungus(通古斯)6.黑海和里海之间的民族语言。今天看来这个分类已陈旧,而且也有错误(参见该氏《欧亚的北部和东部》[Dasnord-undoestlicheTheilvonEuropeundAsia,Stockholm,1730]一书)。科学意义上的乌拉尔-阿尔泰比较语言学产生在19世纪下半期。19世纪印欧比

5、较语言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印欧语言学的影响下,有些学者也将这种研究方法应用到乌拉尔-阿尔泰语言的研究。除结构上的相似外,他们努力从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找出其共同性来。这里首先要提到芬兰学者喀斯特林(M.Castren)。他对西伯利亚地区雅库特的研究,开辟了对5乌拉尔-阿尔泰语言研究的科学道路。他认为仅仅根据粘着特点来研究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词素(morphem)方面找出共同点来。为了慎重起见,在其著作中未把研究尚不够的语言包括进去。他只把乌拉尔语、突厥语、通古斯-满语和蒙古语列入阿尔泰语系。这些语言在人称字尾方面是相同的。同时他认为在阿尔泰语系中找不到像印欧

6、语系中存在的那么多的共同性。所以是否可以划为一个语系还有待于将来的研究。这里他所说的阿尔泰语系,即现在我们所说的乌拉尔-阿尔泰语系。他把这个语系分为两大组,即乌拉尔为一组,阿尔泰为另一组。由此看来,喀氏的所谓阿尔泰语系与我们现在所说的阿尔泰语系不同。在他所说的阿语系中包括了乌拉尔语。同时对乌拉尔-阿尔泰语言研究做出贡献的还有绍特(W.Schott)。他也认为只是根据结构方面的相似是不够的,而应在词形变化和词汇方面进行研究。他用Chudic一语来指称乌拉尔语,对阿尔泰语则用靼鞑(Tatar)这个术语。所以整个语系他称之为Chudic-Tatar语系。他并认为一个语

7、系中语言关系的亲疏在各级之间是不同的。绍氏的另一贡献是首次指出楚瓦施语(Chuvash)(俄国伏尔加河流域楚瓦施自治共和国)最近于突厥语(参见其《关于阿尔泰语言或芬-靼鞑语言的属性Ueberdasaltaischeoderfinnisch-tatarischeSprachengeschlecht,Berlin,1849》一书)。在绍氏之后,学者更注意研究乌拉尔或阿尔泰语言内部的相互关系,而对乌拉尔-阿尔泰语言之间总的比较研究注意的不够,但这方面的研究并未完全停止。在绍氏之后,另一位德国学者H.Winkler著有《乌拉尔-阿尔泰民族及其语言》(Ural-altai

8、scheVoelker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