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城市模式的两型社会构建

基于绿色城市模式的两型社会构建

ID:33729948

大小:312.7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8

基于绿色城市模式的两型社会构建_第1页
基于绿色城市模式的两型社会构建_第2页
基于绿色城市模式的两型社会构建_第3页
基于绿色城市模式的两型社会构建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于绿色城市模式的两型社会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9卷摇第6期中国发展Vol.9摇No.6822009年摇摇12月ChinaDevelopmentDec.摇2009基于绿色城市模式的两型社会构建李麟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摘摇要:该文对两型社会中绿色城市模式进行了定位,并分析其对于两型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对绿色城市模式的层次构成、发展策略与运作机制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城市模式;两型社会;绿色城市;绿色住区;绿色建筑中图分类号:TU摇摇文献标识码:A摇摇文章编号:1671-2404(2009)35-0082-04摇摇伴随中国

2、30年的伟大复兴与崛起,中国社会的价,成为一个重大的课题。中国城市化的现状迫使发展模式正处于一个转折的关口。这一转折以“生我们必须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批判性地思考传统态文明冶的提出和“两型社会冶的建设为重要标志,城市模式的弊病,探索适合两型社会构建的新城市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模式。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绿色城市冶、“生态城市冶、“低碳城市冶,正成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为备受关注的发展方向,这些理论与实践探索提供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3、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了一个新城市模式的雏形。有专家提出从低碳机动好型社会。这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潮流在中国的具化城市交通模式、绿色建筑、低冲击开发模式与规划体实践,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为特征的经济社建设生态城市等角度去阐述低碳城市和绿色城市。会发展模式正面临挑战与转型。以武汉城市圈为代基于可持续城市理论的绿色城市关注到三个方面的表的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被寄予厚核心主题:对于长期城市远景的关注,主张城市的发望,两型社会的建设要“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展要有50年、100年甚至更长时期的视

4、野范围;对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为推动全国体制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以避免现有的城市模式在革、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动作全球尺度上导向生态与社会危机;对于城市不同项淤目、领域和参与者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的关注,主张用。冶两型社会的构建必然离不开城市化的巨大飞环境-社会-经济目标的协调。绿色城市模式的理跃,而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伴随了大量的能源与资论基础区别于传统的“物质-社会-经济冶发展模式,源消耗,必然成为两型社会构建的重要方面。以在“环境-社会-经济冶等方面提出了策略性的发展20

5、06年为例,据统计,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方向。5.5%左右,但钢材消耗大约占世界的30%,水泥消绿色城市-低碳生态城市在世界范围内的探索耗大约占世界的54%,煤炭消耗占世界的34%。到与实践方兴未艾,成为本世纪初城市与建筑领域新2006年年末,中国城镇化水平约为43.6%,中国正兴的巨大潮流。例如:阿联酋的阿布扎比提出的野处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高速推进时期,预计到2010心勃勃的造镇计划马斯达尔再进化(MasdarInitia鄄年,城镇化水平约为47%,2020年达到56%-58%,tive)项目,在

6、距离阿布达比市东南东方11公里的沙到2050年会提高到75%左右。伴随城市化的推漠区域,开发6.4平方公里的邻近阿布达比国际机进,未来30年内,中国还需建造400亿平方米的新场的新市镇,并提出了一个理想化的目标:以“零建筑,对于钢材水泥等基础材料消耗的需求巨大,城碳冶城市做为造镇目标,将“零废弃物冶、“零车辆(自市化是否必然性地以资源与环境的巨大牺牲作为代用车辆)冶列为发展主轴,以独具地域性的绿色建筑收稿日期:2009-10-11淤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发改经体[2007]3428号,国家发作者

7、简介:李麟学,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绿色住区与当代建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等方面的研究。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2007。李麟学:基于绿色城市模式的两型社会构建83作为城市建筑发展目标。而作为可持续理念发源地发展提供巨大的助推力。的欧洲,更在积极探索具有前瞻性色彩的绿色城市关于绿色城市的关注点,基本形成许多共识。S模式,如英国伦敦的无碳排放区域开发项目计划,法·韦德将绿色城市与城市可居性研究的主要指向概国巴黎东部的马尔纳河谷生态城市计划等。美国

8、则括为:紧凑高效的土地使用,提出城市增长边界;更在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等方面一支独秀,以LEED少的汽车使用与更好的到达模式;高效的能源使用,为主导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推广与实践方面,以减少污染和浪费:从“开放式冶转向“闭合式冶能源利及与相关绿色产业的关联性方面,表现出独特的广用模式;城市自然系统的维护;良好的住宅与居住环泛性。国内对于绿色城市的探索也正形成相当的力境;健康的社会生太,主张关心弱势,追求城市公共度。在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的规划立意于城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