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学视角下的翻译本质探析

唯识学视角下的翻译本质探析

ID:33772658

大小:61.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1

唯识学视角下的翻译本质探析_第1页
唯识学视角下的翻译本质探析_第2页
唯识学视角下的翻译本质探析_第3页
唯识学视角下的翻译本质探析_第4页
唯识学视角下的翻译本质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唯识学视角下的翻译本质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唯识学视角下的翻译本质探析王鹏飞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摘要:翻译的不同定义体现出当前学界对翻译木质的界定呈现多样性,但是关于翻译本质一直未有定论。从佛教唯识学的核心思想下关照翻译的形成因素、翻译过程以及翻译结果,可以发现翻译的三个基本特点,即差异性、依识性及为他性,从而得出翻译的本质乃是一种比量活动。关键词:翻译本质;唯识学;比量;收稿日期:2017-05-03基金: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YS16207)OntheEssenceofTranslationfromtheVijnanamatraSchoolWangPengfeiCollegeofInterpr

2、etationandTransittion,Sichuan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Abstract:Thecurrentdefinitionsontheessenceoftranslationarevariouswithoutagreementreachedbythescholars.Threebasicfeatures,namelythedifference,therelianeeonconsciousness,thecomparativeactforothers,canbefoundbyaneilyzingthecaus

3、eoftranslation,translationprocessandtranslationresultfromvijnanamatraschool?scorethoughts,thustheessenceoftranslationasacomparativeactisreached.Keyword:TheEssenceofTranslation;VijnanamatraSchool;AnumanaPranana;Received:2017-05-03关于翻译的本质,翻译界一直争论不休。那么翻译本质究竟是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新的研究视角,而唯识学不失为一

4、个选择。一、翻译的不同定义关于翻译的定义,中国古代就有相关释义,如《说文解字》:“传译四夷之言者。nm《义疏》:“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翻译名义集》:“译之言易也,谓以所有易其所无,故以此方之经而显彼土之法。”図到了近现代,国内学者在四方翻译理论的影响下,对翻译的本质及其定义的研究异常热烈。比如李树辉从信息学的角度给翻译下的定义:翻译即“旨在传递信息的解码与重新编码活动”固,认为从语言学、符号学、交际学、社会文化学、文艺学、美学、系统论等学科对翻译下的定义都不能完全揭示其本质,因而不能作为翻译学的定义。王德春认为:“翻译就是转换承载信息的语言,把一种语

5、言承载的文化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认为只耍抓住了这一点就可以判断翻译理论中“哪些是真理,哪些是谬论”,并由此断言“把翻译纳入到各种意识形态和权利斗争中,把翻译作为构建意识形态和权利关系的手段的理论都是错误的”如。有的学者认为翻译本质不唯一,根据不同的历史语境,其本质呈现二维性乃至多维性。许钧就认为翻译的五个本质特征是: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换性、创造性、历史性,由此给出了翻译的定义:“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蓝红军也认为翻译本质具有多维属性,并分析了传统及现行翻译定义的维度,主要为形态维和功能维,形态维关注语言转换层

6、面,功能维关注文化信息传播层面,进而从发生维的角度分析了翻译的本质,给出了翻译的第三维定义:“为跨语信息传播与跨文化交流过程屮遭遇异语符号理解与表达障碍的人们提供的语言符号转换与阐释服务。”回那么翻译的本质究竞是一维还是多维?翻译的本质究竞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探究。接下来,笔者将首先介绍唯识学的核心思想,然后分析翻译形成的原因,从而得出该理论视角下翻译的本质及定义。二、唯识学思想简介唯识学源自于弥勒所著《瑜伽师地论》,此后无著、世亲又分别著《阿毗达磨论集》及《唯识三十颂》,《瑜伽师地论》及《唯识三十颂》皆由唐玄奘法师印度学成后所译,后玄奘著《成唯识论》,此后其弟

7、子窥基著有《成唯识论述记》,由此唯识学思想趋于成熟。唯识学认为,人类的认知结构可以分为八个部分,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种识,它们都是精神活动的主体。《成唯识论》卷五中说:“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是三别意。”了别乃是领纳分别之义,相当于感知觉;思量相当于思维推理等高级认知活动,而集起,则代表着造业和受报的过程,表明心乃是所有认知活动的主体。前五识,即眼、耳、鼻、舌、身,相当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五种感觉功能,担负着接收外界信息、形成初步印象等任务,是后面高级认知活动的基础。第六识名为意识,是人心理活动的综合屮心,人的思考、判断、

8、记忆、决定以及喜怒哀乐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