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羟基丁酸酯(phb)产生菌的选育

聚羟基丁酸酯(phb)产生菌的选育

ID:33773766

大小:4.39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9-03-01

聚羟基丁酸酯(phb)产生菌的选育_第1页
聚羟基丁酸酯(phb)产生菌的选育_第2页
聚羟基丁酸酯(phb)产生菌的选育_第3页
聚羟基丁酸酯(phb)产生菌的选育_第4页
聚羟基丁酸酯(phb)产生菌的选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聚羟基丁酸酯(phb)产生菌的选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BREEDINGOFHIGH—YIELDPOLYHYDROXYBUTYRATEMUllANTSTRAINADissertationSubmittedtotheGraduateSch001ofHenanUniVersi够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sfortheDegreeofMasterofScienceByMaChnoSupervisor:ProfYangShengyuJune,2014关于学位论文独创声明和学术诚信承诺本人向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位申请。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2、独立完成的,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据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说明、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其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在此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不存在舞弊作伪行为,文责自负。学位申请人(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趣201牛年朋7铀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本人经河南大学审核批准授予硕士学位。作为学位论文的作者,本人完全了解并同意河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要求,即河南大学有权向国

3、家图书馆、科研信息机构、数据收集机构和本校图书馆等提供学位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以供公众检索、查阅。本人授权河南大学出于宣扬、展览学校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交流等目的,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扫描和拷贝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飞彬2学位获得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翌丝201u年』刚妒日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签名:m嘛SRlS日摘要聚.3.p.羟基丁酸酯(Poly.3.p.yhydroxybut),rate,简称PHB)是大部分微生物能够合成的一种胞内高聚酯。外观是白色粉末,无味,易溶

4、于氯代烃、异丙醇等溶剂,不溶于水、丙酮、乙醇、甲醇等,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医疗器械、塑料加工、精细化工、工农生产等领域应用广泛。随着石化能源危机的到来,生活环境的日益破坏,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传统石油基塑料渐渐显露出它的缺点,而作为绿色环境友好型塑料重要代表之一的PHB,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以及类塑性质,经过不同制造工艺和加工手段,可以生产出利用价值高且完全绿色环保的塑料制品。本文主要探究了从田间土壤、工厂污泥、油田污泥三种样品中筛选出产PHB的野生菌株ym.1并对其进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以及紫外线诱变,考察

5、了复合诱变株YM.1的传代稳定性,并进行了ym.1野生株与YM.1复合诱变株的形态与产量对比。结果显示,ARTP诱变时间为180s,紫外诱变时间为90s;筛选出高产PHB复合诱变株为YM.1,其菌落形态较野生株大且厚,菌体粗壮且经尼罗蓝染色后荧光强度增加;摇瓶发酵72h,YM.1复合诱变株较ym.1野生株菌体量增加了约44.69%,PHB产量增加了约55.37%。研究了PHB荧光分光光度检测的方法,考察了荧光分光光度检测法的条件和不同EDTA浓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同时绘制PHB荧光分光光度检测法的标准曲线,建立了荧光分光光度检测P皿含量的改良方法

6、,对改良方法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和精确度实验以及不同PHB检测方法比对实验。结果显示,改良的荧光分光光度检测法设置检测条件为激发波长为365m,发射波长为647nm,增益8档,扫描速度为1000nm/min,EDTA浓度为0.029/L;以PHB质量浓度(C)为横坐标、荧光强度(F)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F=521.27C+40.7795(R2=0.99094),P皿质量浓度在0.0125~o.1625mg/mL;加标回收实验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29%,RSD=O.986%(n_9);精确度实验RSD=0.406%(n=5)。对YM.

7、1复合诱变株进行摇瓶发酵研究,确定了YM.1复合诱变株发酵生产PHB的最佳碳源为1%葡萄糖,最佳氮源为O.05%(NH4)2S04,最佳pH为7.5。对YM.1复合诱变株进行了5L发酵罐发酵,YM一1复合诱变株发酵生产P耶的最终产量为I33.56m咖L,菌体量49.78m咖L,PHB含量为67.42%。关键词:聚羟基丁酸酯,等离子诱变,紫外线诱变,荧光检测,EDTAⅡABSTRACTAsaIlendogeneticmacromolecularpolymeraccumulatedinmicroo唱anismundernutrjtionalimbal

8、ancecondition,biocompatibleandbiodengradablepoly一3一B—yhydroxybutyra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