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税制模式下中国地方财政与房价的关系

分税制模式下中国地方财政与房价的关系

ID:33815224

大小:590.9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1

分税制模式下中国地方财政与房价的关系_第1页
分税制模式下中国地方财政与房价的关系_第2页
分税制模式下中国地方财政与房价的关系_第3页
分税制模式下中国地方财政与房价的关系_第4页
分税制模式下中国地方财政与房价的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税制模式下中国地方财政与房价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年2月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Feb.2011第36卷第1期JournalofHebe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Vol.36No.1分税制模式下中国地方财政与房价的关系武彦民,张远(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222)摘要:由于中国分税制改革的不彻底,造成了地方财政拮据。地方事权的扩大,地方税收减免及共享税税种增多等因素加深了财政困难程度。地方政府为摆脱财政困境,以地生财,导致房价不断升高。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数据比较和地方财政与房价计量模型对结论进行了回归分析。最后为缓解

2、土地财政对房价的压力,提出扩大地方财政的财税对策。关键词:分税制;地方财政;房价;财税对策中图分类号:F8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378(2011)01-0046-07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房价不断上涨,天津为例论证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推高房价的观据统计资料表明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1995年全点;新华社从2010年3月28日到4月2日连发六国住宅均价是1991年的近2倍,2009年全国住宅篇评论批评土地财政及腐败推高房价;此外,李稻均价比1991年上涨近6倍,为历史最高。房价的葵和赵晓也赞同地方财政推高房价的观点。

3、刘尚[4]过高增长对拉动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却抑希(2010)则认为土地财政与高房价没有必然联制了居民消费增长,降低了居民幸福指数。房价系,房价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不是单一的地方政[5]上涨的原因较多,包括供需方面、政府GDP政绩、府的卖地行为造成的;张鹏(2010)指出分税制不金融政策、教育制度、开发商暴利和投机购房等是导致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收入的根本原因。等。本文试图从分税制模式下地方财政和房价的目前地方政府期望财力和实际财力间的差异主要关系入手,研究降低房价的财税政策措施。来自于地方政府的发展冲动和过快的建设转型要本文所用几个概念的界定:地方本级

4、财政收求,而这并不符合公共财政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入是指预算内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综观上述观点,不外乎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地入,与中国统计年鉴口径一致。为便于研究地方方财政推高房价;另一种认为房价升高与地方财财政和房价的关系,本文地方财政收入是只包括政无必然联系。上述文献主要从理论上解释自己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和土地出让金的收入。土地的观点。本文在梳理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理财政收入主要指土地出让金收入。房价指全国论分析、数据验证和公式推导,归纳、总结了分税住宅均价,地价指全国居住用地平均价格。制模式下地方财政拮据的原因,通过建立误差修国内研究地方财政和房

5、价关系文献主要有:正模型对中国地方财政和房价关系进行回归分[1]周天勇(2009)认为土地招拍挂和土地财政是推析,得出地方财政是抬高房价主要原因之一,并梳[2]动房价上涨的罪魁祸首;郑钦月(2010)从商品理出地方财政影响房价的传导机制。最后根据结房的成本构成要素,阐述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论提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进而缓解高房价的财税[3]对整个高房价的影响;袁一正(2010)以杭州和政策建议。收稿日期:2010-10-16作者简介:武彦民(1957-),男,河北武安市人,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财政理论与政策。武彦民,等:分

6、税制模式下中国地方财政与房价的关系47其中:R是1993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的核定基一、地方财政与房价关系的理论分析数,C是按新税制1993年消费税收入,V是按新税制1993年增值税收入,S是1993年中央对地方的(一)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地方财政状况分析下划收入,C+75%V是按新税制划为中央的收1994年中国进行了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分税入,可由T代替。1994年以后税收返还在1993年制改革。分税制改革在发挥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基数上逐年增加,递增率按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平暴露了改革的不完善和不彻底问题。分税制改革均增长率1#0.3系数确定,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6

7、]376后,中央财政收入比重由1993年的22%上升到还核算公式为:2009年52.4%以上,支出比重下降8个百分点;Rn=Rn-1+Rn-1∃0.3地方收入比重急剧下降,而支出比重在2003年以(C+75%V)n-(C+75%V)n-1∃(C+75%V)n-1前基本未变,从2004年开始上涨,2009年达到用T=C+75%V代入上式得:Rn=Rn-1+80%(表1)。Tn-Tn-1Rn-1∃0.3∃Tn-1表1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支出比重按上述公式化计算,某省1993年按新分税制中央收入地方收入中央支出地方支出年份把C+75%V上划中央10亿元,中央要返还

8、给地比重(%)比重(%)比重(%)比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