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运动控制误区

如何避免运动控制误区

ID:33830377

大小:55.4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1

如何避免运动控制误区_第1页
如何避免运动控制误区_第2页
如何避免运动控制误区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避免运动控制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避免运动控制误区作者:如火,2006-8-910:22:00发表于:《运动控制论坛》共有13人回复,1819次点击加为好友发送留言作者:ChrisRadley,丹纳赫传动打造一个成功的运动控制项目最紧要的是深入理解你的具体应用中的机器需求和技术规定。工程师们很常见的错误就是一下子钻入工程组态细节里,研究准确的运动轨线或者转矩要求。但是忽视了很多迫在眉睫的其他因素,影响了有效的工程组态。例如解决系统集成问题、项目管理以及决策技巧等等。为避免运动控制屮的失误,需要将工程和管理方面很多技巧带到应用屮来。没有完全理解机器需求,未作出周密的运动控制方案这种基本错误源于对具体用途的机器未作深入详

2、细了解。不知道机器的运动形式,也不了解转矩和通信的要求,这样选择的硬件和软件都不会适合需要。没有实施计划匆忙上马,安装调试等步骤只会延误时间,增加成本。等到工程师发现装上了滚珠丝杠,但需要直线电机来满足速度需求的时候,那就麻烦了一需要大动干戈,重新设计。这就应了那句老话:“没有时间把它做对,咋有时间把它做好”。忽视最佳性能的集成要求在这方面,很多工程师认为实现系统集成太麻烦,不如选些好的部件装上完事。选择好的执行器作为硬件是不错,但在高速运转时发现电机好用而执行器运作不正常怎么办?要根据机器需求认真审查各个部件,确保他们组合以后能够发挥机器规定的性能,而II整机好用。一般来说,如果工程师

3、们采用单一厂家的产品,而且与厂家配合紧密,整机应该没有问题。如果有多个供应商,工程师的任务就繁重了。他们应该保证整机在具体使用中发挥效益。选择方案之前忽略了系统各种可能选项这是指忽略了各种可能选项而直接选定一种方案,会造成不顾需要买入过于好的设备,例如可用普通感应电机/驱动系统的地方而购买了伺服电机;也可能是买入达不到设备要求的产品,如买了步进电机而实际需要伺服系统。还有的时候,工程师选择的方案限制了机器能力,原因是他们选择的厂家不能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举个例子来说,在应该配用高效直接驱动解决方案的场合,选择了常规电机带动机械执行器。因此,应该审视一下机器上的每根轴,问问自己那根轴的需求

4、是什么,如何满足它达到最佳性能而乂不超限。询价阶段可找多个厂家听听他们的不同观点,每根轴都要多做分析,避免片面听信一家的方案或者产品。不知道何时选择最优产品和单一供应商的全系统在只有基本性能需求,又缺乏工程资源來集成解决方案的情况下,挑选最优产品的做法可能造成严重问题。这种选择最优产品的方法往往是从某家买了最好的电机,乂从其他厂家分别买了最好的放大器、最好的控制器以及最好的机械部件等等。如果你自己准确知道所要达到的性能要求,并准备提供相应的资源来选择和集成这些部件,这也可能是一个成功的解决方案。如果只考虑应用的性能而不管成本,你是可以这样做的。但是在另一方血,如果你期望的是一个基本的解决

5、方案,那么你也可以求助于一家单一的供应商,因为你能够确认其部件能够匹配良好。总Z,最终取决于你期望达到什么结果和目的。只看价格不顾性能关键是要遵循工程组态过程规律。应该先把系统的规格要求弄清楚,选择最佳部件后,再同厂家进行艰苦的价格商议。不要先定下价格框框,依次选择部件。一旦用后一种方法,是非常冒险的,如果系统不能按要求运转,最后还要花费许多的时间和金钱进行修理。事实上,有生意做的时候,供应商通常会尽量配合协助顾客,当然,当你先选了最低价位产品后,又对厂家说〃达不到我所需要的性能〃时,厂家可能会说〃你选的产品不对,我能帮你解决问题,但是价格就没办法谈了”。选择性能高于应用需要的产品前面叙

6、述了只看价格的错误,还有只买最新科技产品的观点。30年来舆论一直说要淘汰直流驱动,可是,实际上直流调速电机还有用武Z地。随着时间推移具体应用可能会摒弃某些技术,采用不同的技术,但是,实际上,除非最新技术确实能为设备制造和/或顾客带來真正的效益,否则没有人会采用这些先进技术。误解机械动力学对运用控制部件的作用选用最住运动控制部件并不能确保成功。各种机器连接了运动控制部件以后改变了动力特性(摩擦、惯量、柔性、电气噪声等),反过来影响且表现为运动控制系统问题。不了解这些,会使整个系统越来越贵,越来越糟,直至失灵。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柔性问题。我们多次经历这样的事例:人们设计好机器,选了昂贵的部

7、件,又买了强劲快准的伺服系统。用柔性联轴节连接电机,早把传动设计准则扔到九霄云外去了。最后用户生气地喊道:“我们怎么调试这台机器也不干活”。我们找来了有关的工程师检查发现有些事情不对。电机能力高于设计要求,应该没有问题。再来检查电机和负载Z间的联轴节。重新调节系统柔性后系统速度又上不来。这些教训迫使我们反思:“自己真正了解这台机器码?各个部件如何集成的呢?”。低估电缆的重要性一些工程师认为电缆不算控制系统的重要部分,顶多就是连接元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