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水利工程建筑裂缝和渗漏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

探析水利工程建筑裂缝和渗漏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

ID:33833338

大小:57.6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1

探析水利工程建筑裂缝和渗漏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_第1页
探析水利工程建筑裂缝和渗漏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_第2页
探析水利工程建筑裂缝和渗漏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_第3页
探析水利工程建筑裂缝和渗漏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_第4页
探析水利工程建筑裂缝和渗漏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析水利工程建筑裂缝和渗漏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析水利工程建筑裂缝和渗漏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摘要】在分析水利工程建筑裂缝及渗漏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其预防措施以及应注意的相关问题。【关键词】水利工程裂缝原因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108-011概述水利工程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其建筑质量决定工程能否安全、有效地运行,是实现兴利除弊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出现裂缝导致渗漏现象较为普遍,大多数为微细的、不规则的表面裂缝,危害性不大,一般不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许多具有细小裂缝的混凝土会自身进行修复。水利

2、工程建筑物的抗渗要求高,而污水又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裂缝产生后会对钢筋产生腐蚀,严重时会危及建筑结构的安全。水利工程建筑物尤其要避免和控制有害贯穿性裂缝的出现,一旦出现如果不及时堵漏,后果将不堪设想。对于有害裂缝的防止及其出现后的补救措施是问题的关键所在。2变形缝渗水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矩形水利工程建筑物如果超过一定长度,应该设置完全缝(包括沉降缝和伸缩缝)。完全缝的防水构造,多采用埋入式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或金属止水带。沿变形缝隙渗漏水,多发生在变形缝下部及止水带的转角处。严重时发生变形缝错位,从而导致止水带断裂和漏水。2.1原因分

3、析2.1.1止水带的固定方法不当,混凝土浇捣时被挤推,造成其位置偏移。2.1.2止水带两翼的混凝土包裹不严,振捣不密实。2.1.3在浇捣混凝土前,止水带的周围积灰、木屑等杂物未清除干净。2.1.4钢筋过密,混凝土浇筑方法不当,骨料集中在下部。2.1.5固定止水带时在膨胀带内侧穿孔,用铁丝等物固定止水带。2.2预防措施:止水带应平整,尺寸应准确,其表面的油污应清除干净,不得有砂眼,钉孔。橡胶止水带的形状、尺寸及其材料的物理性能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无裂缝、无气泡。金属止水带的接头应按其厚度分别采用折叠咬接或搭接的方法,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

4、0mm,咬接或搭接必须采用双面焊接方法。橡胶止水带宜整条制作,如需接长时,应采用热接接头,但不得釆用叠接;接缝应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开胶的现象。T字形、十字形和Y字形接头应在工厂加工成型。止水带应安装牢固,位置准确,与变形缝垂直,其中心线与变形缝中心线对正。不得在止水带上穿孔或用铁钉固定就位。止水带两翼的混凝土必须严密牢固,特别是在底板止水带上穿孔或用铁钉固定就位。在底板的止水带下面,混凝土振捣必须密实,要防止止水带周围骨料过于集中,钢筋过密的现象。在变形缝构造的处理上,应使变形缝具有防止垂直错位,阻止剪切破坏的功能。3穿越池(

5、井)壁、底板套管渗漏水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泵房、污水沉淀池等建筑物在池内水压力的作用下,池内水体或地下水沿预埋管或穿墙套管与混凝土接触部位渗出,从而严重影响构筑物的正常使用。3.1原因分析池(井)壁或底板上的预埋管或穿墙套管一般均为钢管或铸铁管,外壁表面比较光滑,与混凝土较难牢固、紧密地结合,其接触交界部位就易成为渗漏水的主要通道。导致渗漏水的主要原因有:①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预先在池(井)壁或底板内埋入管道,当管径较大时,管底部的混凝土操作较为困难,不易振捣密实,容易出现疏松、蜂窝,成为渗水通道。②由于穿墙管道接触部位的混凝土固

6、结硬化后收缩,形成微细缝隙,成为渗水通道。③施工前没有认真清除管件表面锈蚀,致使管道与混凝土粘结不严密。在施工或使用中,管道受到敲击、振动而松动,从而导致管壁与混凝土间产生缝隙而渗漏水。3.2预防措施为了使管道周围混凝土有良好的密实度,两者间有较好的粘结力和抗渗能力,应认真选定混凝土的坍落度(一般为8-12cm)o浇捣较大型穿墙管道周围混凝土,在浇至管底下20-30mm时,应先将管道外的混凝土捣实振平,然后管道两侧成三角形状,均匀、对称地浇筑混凝土并逐步扩大三角形区域,此时振捣棒斜振,最后混凝土继续浇捣至管顶以上30一50mm。3

7、.3治理方法由于管道穿越池(井)避或底板,出现渗水后处理较为困难,对此有不同的堵漏方法和经验。在此介绍两个常用的处理方法:①速凝型刚性材料(水不漏)堵漏法。首先,在混凝土池(井)壁的外侧沿管道四周凿一条宽和深均为50mm左右的U形凹槽,用清水洗干净,直至无渣、无尘为止。用砂纸打掉管外锈蚀。在集中漏水点处继续凿深至100mm左右,用一根塑料软管对准漏水点,再用“水不漏”将其固结,使渗漏水集中于软管内流出。然后,用建筑密封材料嵌于槽内25m深左右,再用“水不漏”对漏水部位逐点进行封堵,直至全部封堵完毕。最后在'‘水不漏”表面涂刷柔性结

8、合防水层一道(厚约1.6mm),待24小时后,再用防水砂浆做保护层(厚约15—20mm),并抹平、压光,湿润养护5天。在确认管壁四周无渗漏后,将软管拔出,用“水不漏”封堵孔洞。①遇水膨胀橡胶堵漏法。先沿穿壁管道的周围混凝土壁面上凿出宽、深均约为5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