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

ID:33851919

大小:67.0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01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_第1页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_第2页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_第3页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_第4页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方案目录1、前言2、危险源辨识3、风险评价4、危险源控制与策划5附件:重大危险源台账管理1、前言1.1道路桥梁施工是一个安全事故多发的工作。其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危险源辨识不充分,风险评价不恰当,控制措施不落实。开展危险源辨识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因为危险源辨识让我们的管理人员和普通职工都明白了我们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所要控制的对象,起到了预先防范的作用,这也为安全生产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按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应该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进行危险源评价,根据危险源危险性评价的结果采取危险源控制措施。实际工作中,这三项工

2、作并非严格地按这样的程序分阶段独立进行,而是相互交叉、相互重叠进行的。(见图)   图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 2、危险源辨识2.1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或导致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2.2危险源分类:分类方法多种多样,道路桥梁施工项目部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参照事故类别”的方法进行分类。2.3危险源辨识分类采用规范标准:按照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2.4危险源辨识依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安全措施、检验试验取样方法、分部分项工程划

3、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相关文件等。2.5危险源辨识方法根据道路桥梁的性质、特点分析人员的知识经验和习惯,项目部采用直观经验分析法作为危险源辨识方法。2.5.1对照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对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2.5.2类比方法:利用相同或类似工程作业条件的经验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又害因素。2.6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危险源可以是一次事故、一种环境、一种状态的载体,也可能是人或物。按照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辨识根源或状态),按照GB6441-1986《

4、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表现形式)充分的科学的进行危险源辨识。2.6.1按照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从环境因素、管理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辨识的范围应包括所有的外部内部环境、各项管理制度、进场人员、所有的作业区域、所有的施工机具、所有的施工过程,以及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危险源应体现“根源或状态”,延伸到末梢,不能过于简单笼统。按照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事故的表现形式,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透水、放炮、、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

5、其他伤害共20类。两个标准之间的分类互不对应,所以把两者(根源状态、表现形式)结合起来,规定常见的危险源分类和名称,以便于识别和控制。2.6.2危险源辨识要注重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和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生理等多方面信息来加以识别考查,识别应贯穿生产全过程、要全面、有序地进行,以施工过程的先后顺序为主线,识别与之相关的人员、机具、环境、管理和活动的危险源,然后对相关区域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在辨识某一具体作业活动的危险源时,应从伤害自己、伤害他人、被他人伤害三个角度考虑,防止出现漏项,桥梁工程宜从驻地选址、施工总平面图、道路运输、临建、施工工

6、艺、机械设备、作业环境、安全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识别。2.7危险源辨识的程序与内容 2.7.1危险源辨识的程序如图所示。    图危险源辨识程序  2.7.1.1危险源的调查地铁十四号线桥梁工程调查的主要内容有:A、驻地选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周边环境、交通运输条件、自然灾害、消防等方面。B、施工总平面图:生活区、办公区、原材、成品、半成品、施工区、库房、道路等方面。C、道路运输: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竖向交叉等方面。D、临建:场地、道路、房屋(火灾分类、耐火等级、防火间距、安全疏散)、临电、围挡等方面。E、机械设备:机械设备性能、操作条件

7、、检修作业、操作方法、触电、断电、火灾、爆炸、雷电等方面。F、作业环境:高压线、燃气管道、通信线路、排水给水设施、民扰、扰民、毒物、噪声、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等方面。G、安全管理:从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日常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脚手架、安全防护、施工用电、起重吊装、机械安全、消防保卫等方面进行。  2.7.1.2危险区域的界定A、即界定危险源点的范围。一般将产生能量或具有能量、物质、操作人员作业空间、产生聚集危险物质的设备、容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